第02版:评论

中国城市报 2022年12月19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充分释放小城市发展活力

■黄琳斌 《 中国城市报 》( 2022年12月19日   第 02 版)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提出,推进超大特大城市瘦身健体,严控中心城市规模无序扩张。完善大中城市宜居宜业功能,支持培育新生中小城市。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条明确的思路:鉴于目前大城市长期、普遍存在的严重的“城市病”,要限制城市在数量、规模方面的盲目扩张、粗放式增长,“合理确定城市规模、人口密度、空间结构”,注重高质量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其中,支持培育新生中小城市,要特别关注占城市总量85%以上的小城市的高质量发展。

  

  小城市指城区常住人口少于50万的城市,通常地处城乡之间,是农村区域的经济中心、联接城乡的桥梁、推动乡村振兴的关键抓手。早在上世纪80年代,费孝通先生就在《小城镇,大问题》中指出,如果我们的国家只有大城市、中城市,没有小城镇,农村里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就没有腿。据测算,到2030年,我国城镇化水平有望达75%,这意味着城镇人口需增加2.2亿左右。如此庞大的人口,大部分需要离农村较近、生活成本较低、承载能力较强的中小城市吸纳。即便我国未来基本实现城镇化,仍会有约4亿人生活在农村,而其身边的小城市正是重要的服务中心、发展中心。正因为如此,小城市成为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和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节点,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当前,我国大中小城市发展协调性不足,部分大城市、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不断扩张,不少小城市则出现产业空心化、人口流失、文化落后、发展动力不足等问题。造成这种两极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大城市的“虹吸效应”——目前,文化、教育、医疗、科技等方面的优质资源,多数集中在大城市,小城市优质资源不多、发展空间有限,难以吸引人才,难以发展优质产业。这个问题亟待引起有关各方的充分重视。

  

  增强小城市发展活力,产业振兴是关键。有产业才有人口,有人口才有活力。大城市应当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将不符合城市定位的部分产业分散到周边的中小城市,逐步形成大中小城市合理分工、功能互补的产业格局,并提高与周边中小城市互联互通水平。小城市需努力补齐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弱项,因地制宜积极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增强要素集聚能力、产业承接能力、人口吸引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城市治理水平,为市民提供良好的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等服务,提高自身综合承载能力,并能够吸引周边的农民就近进城安居就业。有条件的地方还应积极推进数字化改造,建设智慧小城市,吸引年轻人。今年4月,浙江省《小城市培育规范》发布实施,成为全国首个小城市培育省级地方标准。该规范将浙江省小城市培育试点十余年来的经验做法、理论概括和范式构建进一步提炼为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助力打造共同富裕城镇样板。

  

  “十四五”时期,我国仍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期。推进新型城镇化,重在提升城镇化质量;小城市发展质量不高,就难以提升新型城镇化的整体质量。《“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提出,依托资源禀赋和区位条件,推动要素条件良好、产业基础扎实、发展潜力较大的小城市加快发展;到2025年,小城市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对此,各地需要根据各自的资源禀赋和要素条件,摸准大中小城市各自定位,形成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