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评论

中国城市报 2022年11月28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深挖工业遗产文旅价值变“工业锈带”为“经济秀带”

■潘铎印 《 中国城市报 》( 2022年11月28日   第 02 版)

  近些年,工业旅游作为一种新型旅游业态,进入了越来越多人的视野。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公示推出53个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入选单位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其中近三分之一同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的国家工业遗产项目高度关联,能够展现我国工业发展的历程与成就。

  

  过去一提到旅游,人们想到的是游历名山大川、追寻江河湖海,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涌现出一批“工业旅游粉”。山西晋华宫井下探秘游景区、新疆可可托海矿山公园、浙江温州矾矿工业旅游区、江南造船工业旅游等,曾经的工业遗址遗迹,纷纷通过开发红色旅游、研学旅游、工业忆旧、探险体验、休闲度假等模式重新焕发生机,获得众多游客青睐。

  

  工业旅游作为一种旅游新概念和产品新形式,已经成为旅游界“新宠”。从老旧废弃厂房,到现代文化艺术集聚空间,留存下来的不仅仅是老工业遗迹,也是城市发展的记忆。不过,目前工业旅游的发展还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如一些企业对工业资源开发积极性不足,有的工业旅游运营模式不清晰,有的工业旅游项目与研学教育、科普、文创等融合度不够,公众对工业旅游的认知度还有待提升等。如何让“工业+旅游”实现“1+1>2”的效果,仍是道待解的难题。

  

  工业旅游是传承工业文化、弘扬工业精神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工业遗产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展现国家工业化成果、宣传民族品牌的重要窗口。2021年,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鼓励依托工业生产场所、生产工艺和工业遗产开展工业旅游,建设一批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同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推进工业文化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提出通过五年努力,打造一批具有工业文化特色的旅游示范基地和精品路线,建立一批工业文化教育实践基地,传承弘扬工业精神。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陆续出台政策文件,以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工业文化遗产为基础的政策框架逐步完善,资源型地区工业旅游快速发展。

  

  随着更多工业旅游基地不断涌现,发展工业旅游成为工业城市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城市转型、构建城市形象的重要举措。我国工业遗产资源丰富,将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与旅游发展有机结合,不仅有利于丰富旅游产品内容,拓展旅游消费空间,还可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提供路径,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共同增长。此外,开启工业旅游发展道路,将工业生产流程展现给大众,既能满足游客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能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营造精益求精、创新传承的浓厚氛围。

  

  让“工业锈带”变为“经济秀带”,各级政府和部门要树立“大旅游”观念,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统筹发展区域内多类型旅游,将工业旅游同其他旅游有效结合,鼓励企业对工业生产和工业旅游同时部署、相互促进、重点扶持,精心塑造工业旅游特色品牌,提升工业旅游竞争力。

  

  此外,各地要挖掘开发各具特色的工业景观和工业文化,因材定位、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深挖文化内涵,结合文化创意、科普研学、产品展示、休闲购物等功能,打造多元化工业旅游产品,推动管理和服务水平提升,优化游线组织、创新体验场景,赋予工业遗产时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