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高质量推动公共服务事业发展,将之作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保障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升人民幸福感和认同感的重要途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我们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并要求“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这为新时代高质量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了战略指引与基本遵循。
坚持问题导向,科学把握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的深层原因。基本公共服务的根本属性在于公共性。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必须把握基本公共服务的客观规律,探寻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的深层因素,切实保障民众获得公共服务的充分性。由于发展历史、地域资源等各种原因,区域性基本公共服务的不均以及城乡公共服务供给的差异是世界各国发展的共性问题。发现问题的关键,在于面对问题的积极态度和推动问题解决的方法途径。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既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途径,也是新时代必须直面的重大课题。
当前,我们的首要目标是坚持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相统一,把发现问题作为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起点,从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入手,牢牢把握基本公共服务的公共属性,厘清市场与政府的责任范围,保障基本服务需求的全覆盖,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工作的针对性和主动性。对此,坚持问题导向,不仅要解决基本公共服务实施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还要深入把握实际基本公共服务问题背后的社会逻辑。
坚持立足实际,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资源的再分配。基本公共服务过程是公共部门通过供给基本公共服务,重新整合并调配社会公共资源的过程,本质是实现社会资源再分配的映射。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社会高品质发展,着力破解城乡发展二元化,就必须做好公共资源空间再分配这篇文章。要坚持因地制宜、因时而动、因需而变发展策略,优化社会资源空间布局,保障区域资源再分配的合理性,促进居民基本公共服务消费平等化,有效解决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各类民生问题;要发挥部门主观能动性,形成独具本土特色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立足区域社会人口结构的主要特征、资源禀赋的具体情况,充分发挥地方特色,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科学性、高效性。因此,坚持立足实际,既是要求在基本公共服务工作中实事求是,也是要求公共部门全面关注实际存在的工作情况,切实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再分配的效率。
坚持系统观念,形成基本公共服务满足的协同体系。当今社会是一个普遍联系、相互连接的社会系统,实现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发展,必须立足于全局,实现协同治理。要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活力与创造力,鼓励支持民众参与社会治理,赋予社会性问题决策的合法性,提高社会治理的政策执行力,形成多方参与的协同治理系统;要坚持守正创新,转变社会管理观念,实现政策运行过程的稳定、政策过渡过程的稳定。要强化公共服务体系的顶层设计,实现人类生命全周期、全方面的覆盖,在维护人民权利的过程中,不断实现人民对更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这不仅强调政府的主导责任,也是对社会各界自发自觉地树立协同共治的观念意识的必然要求,团结共赢是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发展壮大的唯一之策。坚持系统观念,既要建立自上而下的基本公共服务宏观体系,也要让基本公共服务深入基层,深切融入民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树立改革创新,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注入不竭动力。创新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与时俱进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根本之策。任何社会政策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都是在特定文化背景和时代背景下提出,在独特文化背景中执行的,其实质是时代文化的集中反映。实现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就必须站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关注人们的行为逻辑,最大限度释放出基本公共服务的活力与生命力。要推进政府公共服务创新,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推进公民创新治理,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建设友好型社会,从而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新发展。为此,树立改革创新意识,不仅要体现在形式与内容的创新上,也要体现在基本公共服务的方方面面,以积极创新的精神迎接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挑战。【作者单位系中共北京市委党校(北京行政学院)社会学教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