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版:理论

中国城市报 2022年11月07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既要把“蛋糕”做大,又要把“蛋糕”分好

■梁启东 《 中国城市报 》( 2022年11月07日   第 18 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

  

  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我们要适应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新情况,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我们要提高政治站位,把握共同富裕的深刻内涵,促进共同富裕的基本要求,明确促进共同富裕的工作重点。

  

  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

  

  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自古至今的梦想,是中国无数仁人志士为之奋斗的理想,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追求的最终目标,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守初心的伟大实践史,就是一部担使命的伟大奋斗史。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领导广大农民“打土豪、分田地”,让广大农民翻身得解放,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新中国成立初,毛泽东同志强调:“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强调我国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可以说,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标志,从根本上体现着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内涵。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不同于任何国家的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它有自己的内涵、特征,它是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改革开放后,我们党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认识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打破传统体制束缚,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推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就是一条把实现共同富裕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先富—后富—共富”的可行道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我们已经完成第一个百年伟大目标,正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必须适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新情况,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是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不是一个时间的同时富裕,是普遍富裕基础上的差别富裕;不是平均主义、“大锅饭”式的共同富裕,是社会总财富总体提高基础上的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以高质量发展为前提和物质基础的,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在于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共同富裕的最重要的要求。既要把“蛋糕”做大,又要把“蛋糕”分好。做大“蛋糕”是前提。试想一下,没有“蛋糕”,何谈分“蛋糕”!共同富裕,绝不是贫穷基础上的财富分配,绝不是“均贫”。只有把“蛋糕”做大,人民群众增加收入、扩大就业、改善衣食住行医教文卫等最现实最直接的需求才能得到满足。分好“蛋糕”是目的,只有分好“蛋糕”,让人民群众切实享受到发展的成果,使他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才能为做大“蛋糕”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当然,共同富裕也不是同时富裕、同步富裕、平均富裕、同水平富裕甚至劫富济贫式富裕,绝不能搞“大锅饭”式的绝对平均主义那一套。我们必须对共同富裕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有充分估计,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有效路径,认真总结经验,坚持循序渐进、逐步推开。

  

  推进共同富裕是社会系统工程

  

  要在全社会鼓励勤劳创新致富,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人民提高受教育程度、增强发展能力创造更加普惠公平的条件,畅通向上流动通道,给更多人提供创新创富的机会,形成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共同富裕要加强社会制度保障建设,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作者系辽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