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评论

中国城市报 2022年08月22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让“口袋公园”兜满市民微幸福

■潘铎印 《 中国城市报 》( 2022年08月22日   第 02 版)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发布通知称,将推动全国于2022年建设不少于1000个城市“口袋公园”,为群众提供更多方便可达、管理规范的公园绿化活动场地。

  

  “口袋公园”是面向公众开放、规模较小、形状多样、具有一定游憩功能的公园绿化活动场地,面积一般在400平方米至1万平方米之间,类型包括小游园、小微绿地等。小而多、小而美、小而精,日渐成为全国各地“口袋公园”的共性,方寸之间,承载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近年,一座座“口袋公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满足着人们宜居生活的需要,在人间烟火中勾勒出一片片休憩的绿地。在山东省青岛市,有很多主题鲜明的“口袋公园”,如小而美的社区音乐“口袋公园”、爱情花卉主题“口袋公园”及以海为主题的“海遇园”等;在北京市西城区东福寿里胡同南口,一座只有800多平方米的小公园里,栽种着玉兰树、石榴树、柿子树等绿植,人们闲适地在古香古色的亭廊下休息;在江苏,今年6月公布的100处“乐享园林”建设项目名单中,“口袋公园”占到64%。可以看到,全国各地充分利用城市的边角地、荒弃地、闲置地,着力打造具有一定游憩功能的绿化活动场地,让居民享受着“推窗可见绿、抬脚即进园”的美好生活,增进了广大城市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让“口袋公园”成为花园城市的标配。“口袋公园”以丰富城区公共绿地形式,提升了城区绿化景观效果,为居民的日常休闲、交流提供了公共空间。对于人口密集、高楼林立等不具备条件建设大型公园的区域,“口袋公园”是改善局部环境的良好手段,为人们亲近自然提供了可以灵活布置的区域。充分发挥城市“口袋公园”作用,科学规划、优化城市绿地布局,精心营造特色休憩空间,建设贴近老百姓“小而精”的每日休闲、锻炼的“打卡地”,让百姓身边的绿色多起来、美起来、活起来,不断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让“口袋公园”成为花园城市的标配,这是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求的必然,也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用匠心打造“口袋公园”,为市民打造家门口的“微幸福”。要因地制宜建设“口袋公园”,设置廊架廊亭、坐凳座椅、健身器材等“城市家具”,打造城市客厅、便民港湾,为群众提供休憩空间,让其成为市民休闲散步、健身锻炼的好去处,成为居民生活的乐园;要把文化元素融入“口袋公园”规划建设,赋予文化内涵和历史温度,展示城市文化特征,使其成为城市文化生态的有机组成部分,让市民和游客了解城市的气质与精神;要建立完善管护制度,做好公园卫生环境保护,积极推行“口袋公园”园长制、志愿服务等管理模式,悉心养护,让“口袋公园”兜起城市的方寸之美,让市民群众在小而美中感受“微幸福”。

  

  “口袋公园”建设作为民生实事项目,是打造宜居环境、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举措。当前,全国正积极建设“口袋公园”,为广大居民创造亲近自然、拥抱绿色的休闲好去处。各地要扎扎实实扩展绿色生态空间,推广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用细心、耐心、巧心扮靓城市环境,以真招、实招、硬招提升城市品质,用心用情用力把城市的角落雕琢成市民的诗和远方,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