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高额度、低利息、不查征信、到账快等夸张内容吸引眼球,用以筛选有借款意愿的诈骗目标,然后再以需要缴纳会员费、验资费、解冻费、保证金等多种名目实施诈骗……有媒体报道,一些诈骗分子仿冒京东金融、马上金融、360借条等平台,推出大量“李鬼”APP。这些虚假APP的logo与正规APP的logo非常相似甚至一模一样,因此容易让人信以为真,目的是想方设法骗消费者的钱。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各类APP纷纷上线,越来越多的互联网企业、电商平台也将APP作为销售的主战场之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习惯通过APP进行学习或购物。于是,一些诈骗分子便盯上这一智能领域,开发出虚假的APP,通过各种手段对消费者实施诈骗。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快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便利,也为犯罪分子提供了“温床”,留下可乘之机。
据媒体报道,今年以来,国家网信办反诈中心排查打击仿冒APP4.2万个,并纳入国家涉诈黑样本库。目前,国家涉诈黑样本库已涵盖并处置涉诈网址380.4万个、APP51.4万个。其中,已发现的假冒京东金融的APP共5677个,假冒马上金融的APP865个,假冒360借条的APP681个。
惩治假冒APP要深挖严打。诈骗分子仿冒各大平台,推出大量“李鬼”式APP实施诈骗,给一些网民造成巨大财产损失。各地公安、网信、金融、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要强化联合执法,依法开展网络安全监督管理和侦查打击,加大对山寨APP、“李鬼”APP的打击力度,将“李鬼”APP利益链上各个环节受益者一网打尽;对仿冒者要立刻启动司法程序,实施严厉惩罚,给予经济顶格处罚、高额赔偿申请,让侵权者倾家荡产;用好经济、法律等多手段,对无视法治权威、侵害用户权益的仿冒者挥以重拳,切实提高研发、经营、推广虚假APP的违法成本,让其得不偿失,铲除互联网平台的“毒瘤”;更要顺藤摸瓜,将背后的利益链、技术黑手全部挖出来,斩断开发虚假APP的黑手,形成有效震慑力,切实保障用户的网络安全、财产安全,保护好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诈骗分子利用仿冒APP诱导欺诈网民,让网民遭受严重的财产损失,应引起足够关注。各平台要加强对可供下载APP的安全性审核,切实履行好审查义务,切断违法虚假仿冒APP传播链条,让各路“李鬼”无门可入。消费者要保持高度警惕,一定要通过正规的应用市场下载,不要扫描陌生人发来的二维码,树立防范意识,防止上当受骗,造成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