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理论

中国城市报 2022年04月04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促进居民自愿垃圾分类 加速推动无废城市建设

■陈飞宇 李姗姗 《 中国城市报 》( 2022年04月04日   第 12 版)

  城市生活垃圾治理是现阶段建设美丽中国、实现生态环境保护战略规划的重要内容,亦是贯彻当前我国绿色新发展理念、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迫切要求。中国拥有最大的人口数量,生活垃圾产量相应也是最多的。近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垃圾产量日益增长,却难以得到有效处理,垃圾的资源化和减量化进程缓慢。中国对垃圾的管理起步较晚,在垃圾的治理中存在着诸多缺陷。一方面,现阶段许多城市垃圾存量处于较高水平,陷于垃圾围城的困境,人民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受到相应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垃圾处置方式主要为填埋和焚烧,再利用率不足6%。在垃圾资源化与减量化的整个过程中,城市居民不仅是垃圾产生的主体,还是在源头端处置垃圾的首要环节,更是垃圾处理过程的参与监督者,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如何有效引导居民积极、主动进行垃圾分类,不仅是新发展理念中“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国家管理部门在城市治理过程中“善治”的重要体现。

  激励促进居民积极主动参与垃圾分类活动,需要遏制居民在分类活动中的“社会惰化”效应,激活超越“理性角色”内的自发性分类行为。由城市居民自发、主动动机驱使而产生的垃圾分类行为,即自愿垃圾分类行为,是保证源头端持续参与垃圾分类的根本途径。从行为决策角度看,居民垃圾分类活动的自愿践行,既受到其内在深层心理的影响,还受到生活环境中的技术设施、环节信任、市场机制等的影响。基于此,相关部门可从强化居民内在驱动力、发挥产品设施吸引力、激发市场推动力、强化政策体系引导力、形成多主体协作合力等“五力”出发,促进居民自愿垃圾分类,加速推动“无废城市”建设实践。

  多渠道增强居民被授权意识

  强化居民内在驱动力

  源头端分类最关键的问题是居民认为垃圾是否分类与自己无关,导致居民在垃圾分类活动中的投入度低下。一方面,普通居民更加在乎短期收益,不一定明白垃圾分类带来的长期健康与环境收益。相关部门需要借助新时代信息传播手段(如社交平台、直播平台、轻媒体平台等),广泛宣传垃圾分类对居民的切实利益,强化其收益感知。另一方面,居民在垃圾分类过程中,容易形成为政府等其他主体在做事情的意识。因此,需要设计相关反馈与建言机制,增强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意义体验、效用体验与影响体验,进而增强其主人翁意识,提升其内在驱动力,促进其自愿参与垃圾分类活动。

  及时优化更新产品设施

  发挥产品设施吸引力

  当下我国垃圾分类相关产品设施存在更新速度慢、个性化不足、引导性缺乏等缺点。随着垃圾分类政策及相关标准的更新,政府应及时同步更新街道、社区、办公场所等空间的垃圾分类产品设施。同时,应优化老旧分类产品设施,使其满足新时代居民的个性化需求,进而提升居民对垃圾分类的关注与兴趣。另外,还可以基于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实现垃圾分类信息的全程跟踪,实时反映垃圾数量、分类质量等数据,据此设计分类产品设施与居民间的交互反馈机制,发挥产品设施的吸引力。

  打造循环产业链模式

  激发市场推动力

  新发展理念要求城市发展必须改变传统的资源—产品—垃圾经济增长方式,培育资源—产品—废弃物—资源循环经济发展的绿色产业。绿色产业的形成为居民垃圾分类提供了市场交易的机会和选择,对居民自愿参与垃圾分类活动具有重要推动力。具体可从垃圾产生、分类、收运、处置等全过程管理视角打造循环产业链,专注技术开发与创新,通过生产易降解、易再利用的产品,落实设施引导分类系统,推进互联网+大数据收运系统,完善处置与生产对接系统,形成绿色产品、精细化分类、智能收运、再利用处置的新型绿色产业生态。

  转变政策设计思路

  强化政策体系引导力

  政策的有效制定与实施是引导居民资源分类行为的有效途径之一。新时代背景下,政策设计应重点考虑居民端的态度,避免过度实行与人本性相违背的“一刀切”强制分类管制模式。目前,国内部分地区已初步制定并实施押金返还、积分制度、垃圾回收计划等政策,取得了一定成效。相关政府部门可借鉴这一思路,合理设计信用、金融、考核等政策及其运行保障机制,使居民垃圾分类活动的激励与约束并存,强化政策体系引导力,促进居民积极主动参与垃圾分类活动。

  创新垃圾分类治理模式

  形成多主体协作合力

  垃圾分类是一个多主体共同参与涉及多环节的复杂活动,其公共属性、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导致了“搭便车”等社会化问题存在的必然性。创新设计相应的模式与机制,持续实现各主体间的垃圾分类行为的主动实施、带动、影响及监督,将政府单一分类治理转向居民与政府机构等多主体协作参与治理,是避免这一群体性活动“社会惰化”效应的必然路径。因此,需要协调好各主体间的协作资源分配与利益诉求,建立好各主体间的协作渠道与信任机制,构建好主体间协作效果的有效测量体系,从而保障多主体协作分类模式的稳定运行,进而形成多主体协作合力,加速推动“无废城市”建设实践。(第一作者系中国矿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第二作者系安徽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