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决议》全面深刻总结了我们党的百年奋斗历史,高度凝练了包括“坚持人民至上”在内的我们党一百年来团结带领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宝贵经验“十个坚持”。
学史知往,明理致远。“坚持人民至上”是我们党百年奋斗的经验昭示,也是我们党未来工作的科学指引。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亦须全方位、多维度坚持人民至上这一制胜密码。
为谁培养人:以忠于人民为政治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法学理论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质。完全“政治中立”和“去意识形态”的法学是不存在的。培养卓越法治人才,不仅要夯实学生的法学素养,更要注重立德树人,解决好“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的法学教育中,要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培养学生忠于国家、忠于人民的政治素质。这个工作的开展,不仅要求重视法律职业伦理课堂,更需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工作,在各学科的教学中,坚持忠于人民的立场,引导学生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中心评析古今中外各种法律制度、法学理论的利弊得失是非曲直。分析社会热点案件或历史事件既要正视问题,也要立足于国情,以发展的眼光,对复杂现实进行深入分析,作出科学总结,培养法治中国认同感、使命感和责任感。
培养什么样的人:以维护公平正义为价值引领
《决议》强调,“党坚持改革正确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公平正义不仅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和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更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要求。然而,公平正义的实现,在实际操作层面、在存在价值冲突的情况下,并不都取决于认知水平或职业技能,更取决于司法人员的内心价值追求。比如,在形式违法,但实质上有益于人民,有益于社会的场合,机械地适用法律,缺乏对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常常就难以实现良法善治。因此,在“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上,对法治人才的培养,尤应坚持人民至上,传承公平正义理念。只有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价值追求,使之内化为法治人才的信念,培养公平正义的尊崇者、践行者、守护者,才能使法学教育的成果最终惠及人民。而公平正义价值观念的培养,有赖于具体法学教育工作中的各方协力。具体到课堂教育,首要的便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等课程要对学生的美德进行专题引导,维护学生朴素的公平正义感。具体到法学专业课课堂授课中则需系统传授公平正义的原则与价值、不同政治历史背景下公平与正义的共同性与差异性、不同部门法中各法律制度对公平正义的遵循等。正如,美国法理学家埃德加·博登海默在《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中写道:“正义有着一张普罗透斯似的脸,变幻无常、随时可呈不同形状并具有极不相同的面貌”。而且,正义不是永恒不变的,是随社会发展而发展的。
怎样培养人:以关注保护人民合法权益为落脚点
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决议》强调,“必须把体现人民利益、反映人民愿望、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各领域全过程”。坚持人民至上,最后必须落脚到对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关切上来。具体到法治人才培养,教学内容上对人民合法权益的关切,既包括对现有权益保障体系的精准阐释,也包括对立法、司法领域权益保护盲点的探索。《民法典》实施之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清楚、实施好民法典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保障人民权益和发展的必然要求。”对包括民事权利在内的权益体系、保障体系等知识的深入掌握,直接有益于未来法治人才执业中对人民合法权益的维护。而对立法、司法领域权益保护盲点的探索,则会引导学生关注权益保护立法空白的弥补和对司法举措不当的调整,将有利于从根本上消除人民合法权益保护无法可依或保护不力的现象。教学方式方法上,则既包括课堂上的传道授业,对职业技能的培养,也包括组织学生参与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等法律实践活动,切实服务于民。
以史为镜,鉴往知来。坚持人民至上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这有赖于高校在法治人才培养中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基本遵循,坚持人民至上,切实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贡献力量。这既是全面依法治国新历程的迫切需求,也是历史经验昭示的应然。
(作者系北京交通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