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中国城市报 2021年11月08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经贸交流搭桥梁 连接全球助复苏

■中国城市报记者 王 楠 《 中国城市报 》( 2021年11月08日   第 03 版)

  第四届进博会举办地——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外景。王 楠摄

  第四届进博会现场,消费者体验宝洁公司全球首发的绿色包装“空气胶囊”。
  人民日报社记者 刘 慧摄

  “四叶草”绽放,笑迎八方客。2021年11月5日至10日,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在别称“四叶草”的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行。11月4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进博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让开放的春风温暖世界》的主旨演讲。

  “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共建开放型世界经济,让开放的春风温暖世界!”习近平主席鉴往知来,深刻总结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年来的经验启示,展现新时代中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坚定决心,激荡起团结合作、共克时艰的强大正能量。

  进博会是全球贸易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也是新时代国际合作的又一重要平台。过去3年,进博会持续释放溢出效应,达成意向成交额年年增长,从首届的578.3亿美元到第二届的711.3亿美元,再到第三届的726.2亿美元,各国企业陆续搭上中国发展的快车。

  

  开放理念创造发展新机遇

  习近平主席在进博会开幕式上发表的主旨演讲激发了与会人员共鸣。多位嘉宾表示,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进博会作为经贸交流的桥梁,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回顾过往,各国展商在进博会上取得的丰硕成果及后续贸易额的不断翻番,让世界看到中国市场的巨大机遇和红利。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面临一系列新挑战。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加剧了“让世界经济的大海退回到一个一个孤立的小湖泊”的风险。而对各国企业家来说,中国举办进博会恰恰助推了全球经济稳步复苏,为各国企业,特别是广大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了新的“血液”。

  “中国有14.1亿人口,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人,是全球最具潜力的大市场。”会场上,有国内中小企业参展商告诉记者,多年来的外贸经验让他们深刻感到“进博会效应”正不断扩大,中国市场将成为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为国际社会注入更多正能量。

  中国提到的主动扩大开放,是立足于改革开放40多年成就和经验的必然选择。2021年,中国迎来“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正式步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以高水平双向投资高效利用全球资源要素和市场空间……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全面优化外商投资服务,加强外商投资促进和保护”。

  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有力的措施,预示着中国将在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这份信心并非空穴来风。据联合国贸发会议数据,2020年全球跨国投资规模大幅下降34.7%,FDI(国际直接投资)流入金额仅9988.9亿美元,中国实现逆势增长,占全球比重达15%,居世界第二,连续29年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此外,商务部发布信息显示,仅2020年1年时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实现逆势增长,以美元计达1493.4亿美元,同比增长5.7%,折10342.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4%。

  特色商品浓缩世界精彩

  进博会举行的6天,是万商云集、共襄盛举的6天。据官方信息显示,本届进博会共有58个国家和3个国际组织参加国家展,来自127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参展商亮相企业展,火爆程度令人惊叹。

  在面积超过36万平方米的展馆内,部分展区首发、首展产品数量远超前三届……第四届进博会在展示规模特色的同时,更加突出数字经济、低碳技术、绿色生产与消费等可持续发展理念。

  借助进博会平台,许多外商零距离感受“中国机遇”。也因为结缘进博会,多家企业在中国建立总部、增设门店、投资生产研发基地。

  “我们已成为中国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霍尼韦尔中国总裁林世伟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这家美国企业连续四年参加进博会,近年来不断紧跟中国市场需求研发产品和服务,同时推动“中国创造”服务全球,企业发展实现逆势上扬。

  参观时,展会上琳瑯满目的商品几乎让中国城市报记者应接不暇——带着海洋气息的水产品、鲜美多汁的东南亚水果、奶香浓郁的乳制品、肉质紧实的火腿……丰富的特色商品让消费者不出国门就能体验和享受到全球好货。

  在汽车展区,“绿色”“低碳”成为展商口中的热词。保时捷纯电动跑车、丰田无障碍电动车等新能源汽车,博得众多年轻观众的眼球,大家纷纷打卡留念。

  而土耳其的灯饰、斯里兰卡的工艺品、阿富汗的羊毛毯更是因其精美的造型和工艺技巧深受观众喜爱。其中,阿富汗展商特意在现场展示了手工编织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羊毛毯礼物,赢得大家喝彩。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本土特产也吸引着不少观众驻足。“大白兔奶糖好像变得更甜了!”品尝过充满童年记忆奶糖的一位观众兴奋不已,她希望能有更多外国朋友尝尝,共同感受这份甜蜜。

  文化既需引进来,也要走出去。在非遗技艺展示区,蛋雕、面塑、香囊等传统工艺制作展示陆续进行。上海市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吴鹏宏说:“借助进博会平台,我们将带动非遗产品的消费,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把更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到海外,为非遗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展台前人声鼎沸的同时,会议室里也传来阵阵掌声。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绿色发展与全球经贸新格局”“数字经济塑造世界未来”“合作促发展:全球农业贸易与乡村振兴”“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消费新趋势”等一场场论坛上,多国政府官员、企业家、专家学者相聚一堂,分享观点、研讨交流,凝聚发展共识。

  内外兼修彰显“上海效率”

  自首届进博会成功举办后,这场商贸文化交流的盛宴便得到众多外商的高度重视。“很多外商把最靓的新品、最新的技术带到了展会,甚至有的外商预订展位一订就是3年。”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介绍说。

  连续举办四届进博会,上海市始终保持初次办展、首次办会时的热情、劲头和心态,在餐饮、住宿、交通保障和城市氛围营造、市容环境提升等方面花心思、找突破。

  在准备第四届进博会城市服务保障工作时,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进博会城市服务保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顾洪辉就提出要对标最高标准、最严要求。

  走进上海市,进博会的标签和城市的魅力无处不在。“希望每一位来上海的宾客都感受到进博会的热度和上海城市的温度。”这一句来自上海市民的真挚寄语,更彰显了这座国际大都市的温度与开放。

  精心“梳妆打扮”后的不少市区街道,让人仿佛步入花的海洋。进博会期间,上海市政府打造了“百个景点、百条花道、百里花带”,175 个主题景点、118 条花道(点)和百里彩色空间争奇斗艳,呈现绚丽多彩的城市空间景观。

  因形状如四叶草而闻名的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更是在进博会IP的推动下声名远播海内外。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南广场,以“继往开来、川流不息”为主题的进博会标志性景观,把这座城市公园装扮得更加靓丽。

  为了借进博会举办契机向世界更好地展现市容市貌,上海市政府围绕7类重点点位、“19+21”主要交通干道和60个重要区域,全面完成城市清洁、市容整治、精细管理、品质提升等4617项任务。

  外塑形象、内强素质。数字化运用是本届进博会技术提升的最大亮点之一。借助数字治理强化服务保障和数字应用场景的精准高效,上海市相关部门积极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成果充分运用于进博会实践,以提升客商参展参会的便利性和舒适度,同时在防疫安全上也更加有效。

  中国城市报记者体验发现,每一次通行展馆进出口均要进行刷脸、刷证等多道检测流程。“即使屏幕显示了持证人信息,但后台若没有通过依然无法进入。”安保人员告诉记者,这种数字化技术加持的自动核验系统,既提升了效率,也增强了准度。

  除了进出核验外,智能监控还保障了展会的运行安全。上海市商务委副主任周岚介绍说,市场监管部门进一步完善进博会市场监管服务保障智能监控平台,在业务全覆盖的基础上,升级进口冷链食品展品监控、食品原料供应商监控监测等功能;而餐饮供应“云仓”管理平台,则采取“虚拟总仓+实体分仓”模式,实现餐饮食品全流程、可视化、可预警的闭环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