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评论

中国城市报 2021年05月03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给排污口“上户口” 夯实精准治污数据基础

■李英锋 《 中国城市报 》( 2021年05月03日   第 02 版)

  4月28日,生态环境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执法局局长曹立平介绍,今年重点将有序推进黄河、赤水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任务,对已完成排查工作的长江、渤海入河入海排污口将落实排污口“户籍”管理,2021年底前完成排污口分类命名、编码和标志牌竖立工作。

  给排污口“上户口”,这是生态环境监管方法和手段的创新,是生态环境治理的机制提升。入河入海排污口是排污的末端,是连接岸上和水域的关键节点,也是治污的最后一道闸口。在全面摸排的基础上,给排污口登记造册“上户口”,夯实了精准治污的数据基础,有助于增强治污的靶向性、全面性,堵住治污漏洞,落实治污责任,优化治污效果。

  偷排、暗排等问题是治污的难点,一个暗口、黑口所指向的往往是一家企业甚至多家企业为时不短的违法排污行为。入河入海排污口数量大、分布广,所排污水的成分复杂,其背后的企业或单位主体也是复杂多样。而排污暗口、黑口大都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夹杂在其它排污口之中,在原来的治污模式中,甄别排污暗口、黑口缺乏完整准确的数据支撑和鲜明的身份标志指引,耗时费力,效率不高。监管人员好不容易发现的排污暗口、黑口,可能已经偷排了较长的时间。排污暗口、黑口在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上都有一定的生存机会。

  生态环境部门会同各地按照“有口皆查,应查尽查”的原则,运用高科技,下足绣花功夫,通过无人机航测、人工徒步排查、专家质控核查等“三级排查”的方式,对长江、黄河、渤海等区域的排污口进行梳篦式排查,确保了排查的覆盖率和系统性。排查既能摸清相关区域的排污口底数,也完成了一次集中治理。对于符合要求的排污口,在排查之后登记确权,发给身份证——命名、编码、树立标志牌;对于偷排口、暗排口等不符合要求的排污口,则寻口溯源,采取有效措施对症施治,解决问题。有了排污口“户籍系统”,生态环境部门以及各级河长、民众对有“户口”的排污口心中有数,一目了然,在日常监管或监督过程中能够有的放矢地查找问题,及时发现、高效甄别排污口的“黑户”,偷排、暗排行为的生存难度就越来越大、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污水排放指标具有动态性、变化性,依托排污口“户籍系统”,生态环境、水务、自然资源等部门可对排污口以及整条排污渠道或管道的流量、成分、污染指数等进行动态监测,通过排污口的超标数据、异常数据向排污上游渠道、源头单位或监管部门发出警示信息,提出整改建议,启动联合治理,倒逼排污渠道或源头规范排放行为。排污口的数据信息经相关地方、部门、企业交换、共享之后,可以在排污管网建设、污水处理、水域或土壤治理保护、“美丽河湖”及“美丽海湾”建设、流域或区域生态评估保护、农业渔业管理、监管执法、法律政策制定等方面广泛发挥作用。

  管住了排污口,就抓住了水环境治理的“牛鼻子”,就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而给排污口“上户口”,就等于把一个一个的排污口接入了生态环境监管数据系统,为精准监测和整治排污口提供了软硬件支撑。需要提示的是,对排污口的数据监测类似于对空气监测点的数据采样,鉴于之前一些地方曾发生过干扰空气监测点数据的问题,有必要加强对排污口数据信息的保护,排除对数据信息的干扰,确保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