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新春走基层·就地过年

中国城市报 2021年02月22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一碗家乡面温暖异乡人

■中国城市报记者 郑新钰 《 中国城市报 》( 2021年02月22日   第 06 版)

  聂姐和儿子、丈夫以及员工拍的“全家福”。受访者供图

  每天下午3点左右,聂姐都会抓紧时间在餐馆里打个盹,因为这会儿几乎没有客人来吃饭,是她为数不多能喘口气的时间段。

  

  本想牛年春节期间好好休息的她,却在这个“就地过年”的特殊时节里比往常还要忙碌。

  

  今年是聂姐离开老家湖北襄阳的第21个年头。这些年来,聂姐在北京经营着两家餐馆,做湖北特色的热干面和牛杂面。

  

  时光倒回到2000年,聂姐经自己的妹妹介绍,从湖北襄阳的一座小镇来到北京打工。她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餐馆后厨洗碗,每天工作10个小时,收入只有

  500元。半年后,聂姐的丈夫也到聂姐打工的餐馆谋生,他们上小学五年级的儿子被留在了襄阳老家。

  

  2003年,聂姐拿出积蓄在北京开了第一家自己的餐馆。“湖北菜的口味很受欢迎,餐馆慢慢有了起色。”聂姐回忆道。

  

  2008年春天,聂姐的儿子即将高考。由于之前已有多年未陪在儿子身边,聂姐觉得很是亏欠,于是她决定把店关了,回到儿子身边陪读。后来,儿子考上北京语言大学,成为了家族里的第一位大学生。

  

  儿子考上大学后,聂姐又回到了北京,几经周折,她在西城区车公庄定下了一家商铺。“店里能摆下八张桌子,店名叫‘襄阳牛肉面’,我们就做家乡特色的牛杂面和热干面。”聂姐回忆说,那会儿周边并没有其他的襄阳菜馆,独门生意加上自己走街串巷地宣传,买卖因此越做越红火。

  

  每天早晨6点起床到店里和面,一直要忙到晚上10点才吃晚饭……就这样,聂姐用一碗碗热腾腾的面将儿子从大学供到了出国留学。

  

  但天有不测风云,2017年春天,聂姐的店铺被划入北京市拆墙打洞整治范围内,“七天之内必须关店”的通知让她几近崩溃。

  

  接下来的三个月,聂姐跑遍北京,最后终于在朝阳区双井找到了合适的新店面。为了庆祝店铺重生,聂姐将店名改为“襄阳来了”。

  

  新的店铺有160平方米,能摆十来桌,聂姐还在里面隔出了两个小包间。2019年底,聂姐和家里的兄弟姐妹众筹资金,又在北京航天桥附近开了分店。

  

  可潮起之后总有潮落。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整个餐饮行业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对于湖北菜餐厅来说,生存处境更是艰难。

  

  去年2月初,虽然北京街上的商户大多紧锁店门,但受租金压力影响,聂姐还是决定在农历正月初十开张。

  

  聂姐记得,当时后厨的伙计和前店的服务员都在老家回不来,店里只有4个人——聂姐和丈夫、表妹,还有一位刚回来上班的员工。开门第一天,生意只有外卖APP上的20多个订单。

  

  “路过店门口的顾客看招牌上写着‘襄阳’二字,得知我们是湖北人,都不敢进来吃饭。堂食的客人太少,我们就只能做外卖。”聂姐回忆说,那段时间,她居住的小区不允许住户出入,她就和家人、员工住在店里,4个人就这样从2月撑到4月底。

  

  2020年中期,聂姐店里的员工们陆续回到北京。人虽回来了,但生意恢复起来并不容易。“疫情以前店里一天能卖出400多碗牛肉面,但去年中期营业额只恢复到原先的三分之一。经营状况下滑,我不得已将原本的11个员工削减为7个。”回想起来,聂姐只觉得那段时间太难了,记不清具体是怎么熬过来的。

  

  如今,湖北餐馆不再被误解和排斥,聂姐的生意也恢复如常。她现在不仅是店老板,也是店里最勤劳的员工。

  

  在外打拼的这些年,聂姐和妹妹、弟弟相互帮扶。平日里管理店面工作忙,家人之间见面的机会很少,到了春节前,他们会带着员工们提前吃顿热闹的晚饭,就当是店里的年夜饭。

  

  今年春节,响应就地过年的号召,聂姐和店里的员工们都留在北京过年,店铺也不打烊。大年三十这天,聂姐和丈夫、儿子,还有员工们一块儿拍了张全家福,这是她第一次和员工一起过年。“在浓浓的节日气氛中,就地过年的‘留守族’们让我这个小店的人气变得特别旺。”聂姐高兴地说。

  

  谈起未来,聂姐亦心怀期待:“这两年大家都很难,这就是生活,很坎坷,但是我们要一起撑过去,新年一定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