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版:悦读

中国城市报 2021年02月08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拥抱远方 走向澄明

——读郝岚《海外文学寻踪》

■霍源江 《 中国城市报 》( 2021年02月08日   第 23 版)

  谈起他方异域,总会泛起几分玫瑰色的畅想。远方承载着我们逃离此刻现实的冲动,是一个能打开荷尔蒙阀门的美丽名词。而远方到底有什么魔力?我们该怎样看待远方与当下的距离?我试图通过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郝岚的随想集《海外文学寻踪》寻找答案。

  该书分为四个篇章,美国、欧洲、土耳其和日本。四个无法准确归类的划分以及作者自言十余年的写作跨度,可见此书的缘起是偶然的。在书中,作者透过文学的望远镜,或是在美国哈佛大学周边和美国小说家厄普代克追忆其哈佛学生时光,或是在火车旅行途中邂逅一个捧读英国文学家戴维·洛奇作品的乘客,或是在身为心理学家却想成为小说家的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故居感慨他们兄弟俩吊诡的才华际遇……纵横往来,跨越东西,雕刻出地球趋于扁平的微缩景观。这些写在旅行路上、与海外文学和文化有关的文字得以串线成珠,给作者曾经的岁月和足迹一个见证。

  异地的诱惑自然是一个指引,但我想从里面看到点别的东西。从阅读文字到足履平地,从想象远方到身临其境,不仅隔着几张飞机票的距离,恐怕更是源于内在的精神冲动,怀着相信别处有生活的热望。在《海外文学寻踪》中,我看到作者常常带着阅读记忆出发,再到把脚轻轻放到异国的土地上,习惯的认知立即“水土不服”,出现了许多饶有趣味的故事。我尤为感慨的是几篇生活气很足的文章,叙述作者在美国和孩子的生活经历,孩子的纯真无邪与大人的成见思维相互羁绊又彼此映照,叫人忍俊不禁又余味十足。这不仅关乎成人与孩子普遍的天性差异,更反映出中外的观念差异,分明是一堂生动的比较文学课了。书中也有作者漫长的思索,如在《由“彼”及“此”》《<赛莱比>游记与酒文化沉思》《日暮里的沉思》等篇目里,东西方关于死亡问题、酒文化以及小中见大的日常小事等,都激起了作者的深思,抽丝剥茧,逐层深入,直入堂奥。

  凡是出发,大抵要回应当下。无论是在瓦尔登湖畔,作者感慨叶子的早逝以及在阳光下湖水与叶子的瑰丽奇异,“平凡卑微中一样蕴含着神性”;还是在湖光山色中遥想漫步作诗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也曾担任税务官俗务缠身,“他们在凡俗的日常下还有一颗丰富的心”……彼时彼地,风、云、光、水、鸟,打开五官七窍,似乎明心见性,使人忽然有所领悟。

  事实上,自然景观在全球化的作用下免不了“人工盆景”的命运,差别在于嫁接移植的技术高低,乃至倘若不嫌弃,家门口也能找到仿造的埃菲尔铁塔。那此行必须吗?在很大意义上,旅行动人的地方不在于浏览那些趋于一致的钢筋水泥景观,而在于欣赏那些古老风姿以某种顽强精神锚定历史坐标,迥异于人工景观而成为带有形而上色彩的远方。

  到底是在什么土壤上诞生什么样的人?我们一遍遍叩问自己,带着好奇和发现的心去那个地方,哪怕是证明那里不过如此。人心所容纳的差异越多,对当下境遇的理解越深。如果旅行能够唤醒心底某种声音,可能就是它的意义和魅力所在吧。每一天固然都是新的,可心却会蒙尘生锈。

  全球化的今天,也许变换的是“服化道”等外在,我们的困惑与过去人们的仍然可以类比。为了“认识你自己”,有人“劈柴担水”,有人“时时勤拂拭”。而大多数的平凡人选择远行,这种方式,显得更为浪漫,让自己看到别处的人是怎样一日三餐,怎样看待爱情、生死和工作的。当想象与实际碰撞,你是否能面对傲慢与偏见,从更高维度上给以理解与宽容?

  除了这些,本书中意外的事件、陌生人的闯入和途中不经意的细节,恰似生命不断遭袭的隐喻,成为本书最大的看点,也沉淀为作者厚重的人生基座。如果这样看,每个在当下认真勇敢生活的人已经很值得称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