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版:悦读

中国城市报 2021年02月08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在“变”与“不变”中描摹时代轮廓

——读莫言《晚熟的人》

■子 匡 《 中国城市报 》( 2021年02月08日   第 23 版)

  “人们不要急于早熟,也别赶着晚熟,若想晚熟,就真地努力去酝酿人性的成熟,而不是世故的成熟,要让自己浸润人生的智慧,然后从容面对未知和变化。”

  

  当我读完《晚熟的人》最后一篇最后一句话时,外面的天空突然暗了下来,就好像蛋糕上原本小山峰似的奶油被硬生生一铲子按了下去,变成了一片毫无美感且突兀异常的平坡。乌云环抱住城市,环抱住我们,所有人都像极了处在风暴中心,但周围除了风呼外,并没有其它动静。

  就是在这样的变化和环境下,我读完了莫言新作《晚熟的人》。这是一本短篇小说集,收录了莫言2012年获奖后到2020年之间创作的12篇短篇小说作品。《晚熟的人》通过片段组合的方式,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既与时俱进观察生活变化,又沉溺回忆依旧深耕历史挖掘素材的“双面莫言”。莫言的“变”与“不变”,在这本书里都很明显。

  “变”的一面,体现了莫言的先锋性,比如《贼指花》,用现代主义手法描写了一个横跨几十年的盗窃事件,塑造了风格各异的知识分子群像。莫言开始进一步探索一种新的文学可能性,即以技巧和体会本身来晕染故事,虽然这在他早期的一些短篇中也有体现,但那只是初具雏形。一个暂别乡土的莫言是新奇而又熟悉的,这凸显了他作品中“西方”和大胆的一面,纯文学的试验又被他拾起来了。《贼指花》里的冷峻感和迷离感让我想起了王朔,若隐若现的荒谬感让我想起了莫言自己的《与大师约会》。这一类的“变”,是“恪守”之外的跳跃性“回归”。

  莫言“变”的一面,还体现了他的观察属性和置身故事的率真性,具体是在题材和内容上的“新”与“变”,是与时俱进的——他的故事里开始映射自己获奖后遇到的一些奇事、怪事和囧事了,并表达了对这些蹭自己热度、薅自己羊毛并营造一种诡异人际环境的厌烦、排斥及跳脱。短篇小说《晚熟的人》里,年少时默默无闻的蒋二和虎里虎气的单雄飞,越老越“聪明”、精明,钻政府的空子并利用“莫言”的人气和影响力在高密东北乡搞起了所谓的文化产业和民间武术竞赛,糊弄老百姓,大挣不义之财。蒋二说这也是“晚熟”,而且是能来钱的、成功的“晚熟”。在故事的最后,蒋二和他们的“地龙公司”被政府以“非法用地”拆除,故事中的“莫言”听罢,说了一句“继续晚熟吧”,而后回去睡觉了。晚的不一定熟,熟的不一定香,猛地一碰也有可能流了一手脓。

  除了有对变化的境地产生的新思考外,莫言的故事里终于出现了当下网络中的真实细节,出现了直播,出现了自媒体时代的荒唐事,这是十分贴近生活且易使人产生代入感的。《天下太平》里,二昆通过发动村民拍视频揭露村官腐败恶行,通过全员自媒体来让警察处理“孩子被老鳖咬”事件;《红唇绿嘴》里,“莫言”的远房亲戚兼同学“高参”覃桂英通过网络自媒体贩卖谣言,通过造谣生事写营销号来获取利益……很多故事和细节我们都会感到熟悉,它们来自于生活,莫言将它们放大了,将它们集中起来堆给我们看。从这个层面观之,描写当下、启发未来,莫言用一个变化着的高密东北乡勾勒出一个前进着的自己,这无疑是令人欣喜的。

  当然,《晚熟的人》中,“不变”的莫言使我们倍感亲切。写回忆、写过去,我觉得倒不是原地踏步、固步自封,而是一个作家对于文学故土和风格的坚守。对于文学创作来说,这是根基,如果完全脱离了固守要塞去创新,就好比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很容易走入极端或迷失自我。但不得不承认,“不变”对于莫言来说,又是安全的,毕竟盛名之下,大家(无论是文学爱好者还是普罗大众)对他的期待越来越高,突进猛了会被骂,完全不变也会被骂,但要是在原有的风格甚至是人际环境里讲一个新的故事和新的人物呢?我想,也算是新鲜的。毕竟就《晚熟的人》来看,《左镰》《地主的眼神》《火把和口哨》等完全根植乡土的篇目,虽仍然延续了莫言长久以来的“土气”以及对历史和时代的反思,但下笔老辣、行文潇洒,人物塑造生动传神、故事发展意外频出,依旧新意十足,蕴含丰富、耐人寻味。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相同历史事件的不同角度解释和思考也相继窜头,这是百花齐放式的摸索。莫言孜孜不倦地关照过去,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透视历史的万花筒。当然,这个万花筒是基于人本身的,所以才更显可爱。历史和时代带给我们的震撼会成为我们前进途中的动力和燃料,埋藏于历史中的小人物和传奇实在太多,我们有时确实需要莫言“不厌其烦”地描写,这不是一种重复,而是一种挖掘和回应。

  虽然《晚熟的人》是小说集中的一篇,但全书以此来做书名不无道理。12篇短篇小说所写人物大多有晚熟迹象:浮夸谄媚、招摇撞骗的诗人金希普,眼高手低、自以为是的表弟宁赛叶,泼辣无赖、巧舌如簧的覃桂英……他们大多年少历事,或被卷入历史大潮,或平庸平常,但随着岁数上涨,他们都开始“晚熟”了,在商品大潮和消费主义的裹挟下,作妖的作妖,疯狂的疯狂,群魔乱舞,兴风作浪。所以,人们不要急于早熟,也别赶着晚熟,若想晚熟,就真地努力去酝酿人性的成熟,而不是世故的成熟,要让自己浸润人生的智慧,然后从容面对未知和变化。这股熟劲儿,才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