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版:旅游

中国城市报 2020年09月14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访古迹 走深山 赏妙景

秋季,探寻静待人声的“隐秘角落”

■中国城市报记者 冯雅君 《 中国城市报 》( 2020年09月14日   第 13 版)

  北京西山大觉寺内的古银杏黄叶与大殿牌匾相映成趣。
  新华社记者 尹栋逊摄

  江苏南京中央体育场。受访者供图

  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阿尔山一角。受访者供图

  秋高气爽的天气遇上即将扎堆报到的国庆、中秋假期,碰撞出人们心中的出游热情。携程旅游大数据实验室此前展开的数千份用户样本调查显示,82.6%的被调查者在2020年下半年有旅游意愿,“是否有足够出行时间”和“旅游价格”成为影响消费者旅游意愿的关键因素。

  然而与人们出游热情相搭配的可以是壮观的景区人潮,也可以是不必拥挤争抢的“隐秘角落”。在热门旅游地之外还有些地方,它们或历史悠久不事张扬,或写满故事深藏街巷,又或者色彩艳丽风情绰约,在秋日暖阳里各自等待来访者打破静寂,共品一段历史,还原一份记忆,走进一段时光。

  京郊西山千年古刹大觉寺

  每到秋天,当北京街边绿化带的植物开始逐渐变黄时,古建筑爱好者陈雨就知道,又到了一年一度前往西山大觉寺的时间了。

  陈雨初识大觉寺是十年前,她研究生一年级刚入校不久,班上同学组织周末出游,在北京几个著名景点之间摇摆不定,这时有人提议:“去海淀区阳台山麓的大觉寺吧,千年银杏黄了,古柏和古碑也还在。”秋日蓝天阳光下,陈雨走近大觉寺古朴的红色山门,觉得格外温暖。

  “大觉寺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千年古刹,始建于辽代,到了明代宣德年间,皇帝赐名改称‘大觉寺’。从金代开始这里就是历代皇帝的行宫,清康熙年间,皇四子胤禛(后雍正皇帝)非常喜爱这座寺院,不仅出资修缮,还力荐与自己交往密切的临济宗三十四代传人迦陵禅师出任大觉寺方丈。”陈雨向记者讲起了寺院的历史,“大觉寺的山门是带斗拱的歇山顶建筑,中间拱门匾额上有‘敕建’两个字,表示这是一座皇家寺院。”

  据了解,大觉寺整体建筑坐西朝东,分四进院落,院后有一座占地不小的寺庙园林。“如果是为赏秋而来,可以略过天王殿、大雄宝殿,直奔第三进院落。”陈雨说。

  第三进院落的主体建筑为无量寿佛殿,殿前雕龙匾额为乾隆皇帝手书“动静等观”四字,大殿菱花格的窗户和门扇彰显着寺院典雅的皇家气度。陈雨每年秋天都会在这里遇见不少摄影爱好者,大家手上“长枪短炮”对准的,既非乾隆御笔,也非精致窗棂,而是一棵银杏树。

  “银杏是植物活化石。这株银杏相传是辽代建寺时所植,现在每年仍结果不断。”陈雨说,每到秋季,银杏树枝条延伸过无量寿佛殿屋顶,金黄色的落叶铺满整个院落,十分美观。

  大觉寺的另一秋景妙处,是以迦陵禅师墓塔为主要建筑的大觉寺后园林。迦陵禅师墓塔为覆钵式白塔,秋季里,白塔四周不同的植物呈现出红色、黄色、深绿色等不同颜色层次,化作蓝天掩映下的一幅完整秋景图。

  学美术的年轻人喜欢待在塔旁用水彩写生,而陈雨喜欢待在他们旁边,静静欣赏落在画纸上、被线条勾勒出的微妙细节——迦陵禅师墓塔基座为两层须弥座,装饰莲花纹样;塔腹门上装饰火焰纹和窗棂;塔刹由伞盖和宝珠组成,伞盖上刻有流云纹和佛字,并挂有铜铃;墓塔左右种植松树、柏树各一,形成“松柏抱塔”的独特景观。

  自清代至今,北京西山大觉寺一直深受文人墨客喜爱,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以及国学大师陈寅恪、季羡林等人都曾作文提及。大觉寺用其深厚的历史底蕴、静谧的生态环境默默为人们提供着“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绝妙去处。

  南京中央体育场见证体育强国的起点

  在与北京仅一字之别的另一座古城南京,要论其秋色最生动之处,在南京体育学院运动系主任袁野看来,不在中山陵,也不在明孝陵,而在位于孝陵卫自己学校内的中央体育场。

  中央体育场建成于20世纪30年代初,不仅是当时国内最大的体育场,也是整个远东地区最大的体育场。如今,一走进南京体育学院的校门,人们便可望见体育场看台进出口标志性的牌楼,牌楼在设计上融合了中国传统回云纹样式与巴洛克浮雕样式,上方中式屋顶搭配下方罗马式拱门,构思巧妙,工艺精湛,具有极高的艺术和审美价值。

  “秋天一到,体育场周围的银杏渐渐变黄,映衬着这座已有90年历史的斑驳建筑。虽然有些沉寂的感觉,但人们还是能感受到它所承载的拼搏精神。”袁野对记者说。

  据介绍,这座中央体育场的起源要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末,当时的国人逐渐意识到参加大型国际赛事是向世界证明中国实力、展示中国风采的绝佳机会,在经费极其紧张的情况下,中央体育场的建造堪称“举全国之力”,也同时凝聚了全国民众的关注和自信,成为向世界表达绝不妥协态度的象征性空间。

  “这座体育场还见证了多场中国体育史上的重要赛事。”袁野回忆道。早在1931年体育场还未全部竣工时,中国男子足球队就在先期建成的足球场内完成了第10届洛杉矶奥运会足球赛亚洲区预选赛的全部主场比赛。“九一八”事变后,“体育强国”“体育救国”成了当时的全民口号,1933年底,中央体育场举办了规模空前的第五届全运会,以刘长春为代表的东北运动员们从已被日军占领的家乡赶赴南京,步入会场时全场沸腾。新中国成立后的1956年,南京体育学校在中央体育场的基础上成立,同年开始招生工作,并开始筹备新中国第一届全运会。

  2006年,中央体育场旧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多年来,它与南京体育学院保护、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体育人才的成长,见证着中国一步步成为体育强国的辉煌历程。

  深山遮不住容颜的阿尔山

  仿佛大自然打翻了调色盘,秋日的阿尔山颜色丰富得让张莹惊叹。

  作为旅游类图书资深出版人,张莹为工作跑遍了大半个世界。一次为新书选题收集资料的过程中,张莹注意到了一条新晋自驾游路线——北京至阿尔山。“看到资料里说秋季是阿尔山最美的季节,我心想‘就是它了,看它能不能打动我’。”于是,没有繁杂的规划和准备,张莹一家踏上了自驾前往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阿尔山的旅途。

  出发时,秋日的北京气温仍有30度,车子一路向北行驶,窗外气温不断下降。到达阿尔山后,张莹一家住宿时已经需要烧暖气了。“简直是色彩盛宴嘛!”张莹下车后,呆立在地上环视四周,脱口而出第一感受。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阿尔山五彩斑斓的景观,红色的杜鹃花,皑皑的白雪,树木或绿或黄,蓝色的天空和溪流,还有民族风情浓厚的敖包,这一切都充满油画的质感。

  张莹将双腿双脚尽量伸展呈“大”字,却感到了自己于广阔中的渺小。而张莹上小学的女儿,则真切感受着书本上所说的“祖国地大物博”:阿尔山自然资源丰富,小姑娘同时领略了草原、森林、雪山、温泉的多样化地质样态;在路边捡拾的乌黑又奇形怪状的石头,让她了解了阿尔山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路边收割卷起的一人多高的大型草甸,又让她感受到与城市截然不同的草原生产气息。

  在下榻的民宿,张莹看到了阿尔山的另一面。民宿由阿尔山以前伐木工人居住的小屋改造而成,在相关政策的引领下,昔日的伐木工人开始拓展林下经济,通过生态旅游成功实现了产业转型。烧火的炕床、颇具民族特色的朴素饮食,还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树皮画的制作,换来所有家庭都无法忘记的秋日亲子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