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2005年9月6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第五次来衢州考察时作出重要指示:“衢州历史悠久,是南孔圣地,孔子文化值得很好挖掘、大力弘扬,这一‘子’要重重地落下去。”
15年后的9月6日,来自亚洲文化交流协会、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国社科院、华东师范大学、浙江省文史研究馆等众多机构的专家学者云集衢州,见证衢州如何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大力推进南孔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所作出的成绩,梳理研讨衢州推进南孔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哲学思考、理论内涵和实践要义。
15年来,正是在习总书记重要嘱托的指引下,衢州紧抓文化大发展的历史性机遇,打开了诸多令人遐想的空间。如今,这座南孔圣地已集宜居、宜游、宜业、宜商、宜学为一体,朝着建设四省边际中心城市的目标阔步前行,力争成为新时代省际内陆型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
今天的衢州,正在成为展示、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扇重要窗口。
南孔文化,
为城市精神赋予新内涵
2500年前,孔子创立儒学,垂教万世,对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及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国人称为圣人。
孔子第48代嫡长孙孔端友跟随宋高宗南渡,并定居于衢州,后建家庙以供奉孔子,孔氏开始分为南北二宗。与此同时,金政权为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册封孔端友同父异母的弟弟孔端操,袭封“衍圣公”,以主持曲阜孔庙祭祀。而后,蒙古军占领曲阜,又立孔之全为“衍圣公”。蒙古、金和南宋三个政权并立之时,一度出现了同时有4个“衍圣公”的局面。
元灭南宋后,元世祖忽必烈想要结束这种混乱局面,查问到底应由谁来袭封圣爵,有人推荐了南宗“衍圣公”孔洙。不曾想,孔洙虽奉诏上京,却以南宗历代先祖的坟冢都在衢州难以离弃为由,让出了“衍圣公”爵位。
时至今日,造成孔氏南宗重大转折的“孔洙让爵”的故事,仍在被不断地讲述、演绎和解读。
很多专家认为,孔洙拒绝北上、让出了爵位,但孔子嫡裔南迁后繁衍生息在衢州,孔氏南宗延续了中华文脉,使江南地区经受了一次儒家文化的洗礼,对程朱理学等儒家新学派的产生起到了重要作用,对历史上浙东学派、永嘉学派、金华学派等重要学派的催生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南孔文化倡导的“崇学尚礼、义利并举、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的思想,成为浙商文化的重要渊源。
儒学之于衢州,则更如春阳之于冬雪。1985年,衢州恢复地级市建制后,市政府投入重金修复家庙,复建孔府,并极其重视儒学传播,因而南孔衢州儒风习习,儒学盛行;1994年,孔子第75代嫡长孙孔祥楷回归衢州,孔氏南宗孔子文化研究会随之成立;2004年,衢州恢复了以“当代人祭孔”为特色的南孔祭典,高水平开展孔子文化节活动,广交天下大儒,推动南孔文化走向世界。
近年来,衢州启动南孔文化基因解码工程,以解码南孔文化基因为切入点,深入挖掘南孔文化丰富内涵,系统阐述文化价值,推动南孔文化的文旅融合。
2018年,衢州市委、市政府提出打响“南孔圣地·衢州有礼”城市品牌,全力打造“一座最有礼的城市”,积极推动南孔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城市精神赋予新内涵。从此以后,“崇学尚礼、义利并举、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的南孔文化精神,焕发出更新的光彩和更强大的生命力。
2020年初,衢州高规格成立衢州南孔文化发展中心,充分整合孔氏南宗家庙、中国儒学馆、衢州学院南孔文化研究中心等资源,深入开展南孔文化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高质量的理论研究成果,并在普及、传承和弘扬中将南孔文化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实践之中。
如今的衢州市民时常浸润在“有礼大讲堂”“南孔大讲堂”“国学论衡”等儒学讲座中;儒学文化进校园成为常态,南孔书屋遍布全域……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走入寻常百姓家。
礼乐之治,
儒学之光照拂全城
8月22日,“湘映成衢·礼遇星城”——“南孔圣地·衢州有礼”城市品牌推介会在湖南长沙举办。推荐会上,衢州发布了多项政策广纳贤才,为来自湖南的专业人才赴衢生活提供各项便利,吸引更多潇湘学子赴衢创业兴业。
早在2018年8月,衢州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向全社会发布了“南孔圣地·衢州有礼”城市品牌。此后,结合东西部帮扶、产业招商、旅游推介等,衢州先后在上海、武汉、深圳、成都等10多个城市举办城市品牌系列发布会,并通过冠名“南孔圣地·衢州有礼”号客机、高铁、游轮,构建多渠道、立体式、全覆盖的城市品牌宣传体系。特别是在2019中国城市大会上,衢州市首次跻身中国城市品牌评价百强榜,在全国293个地级市中排名第45位,被评为2019中国品牌城市。
衢州人深知,用好文化之力,威力无穷,既能宣传好衢州,也能发展好衢州,更能使南孔圣地美名远扬。如何将历史文化和遗存转化为每位市民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如何转化为城市经济和特色产业,以文化物,以文化人,以文兴业,衢州给出了新的答卷。
如果说,南孔文化是“南孔圣地·衢州有礼”的内在表现, 那么“礼”字则是核心。为让“衢州有礼”更有儒家典范的意义,衢州成功地将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与城市品牌建设两者打通,制定实施《衢州有礼市民公约》20条,创新性地提出了打造“八个一”城市的系列有礼行动,即:一座车让人的城市、一座烟头不落地的城市、一座自觉排队的城市、一座使用公筷公勺的城市、一座不随地吐痰的城市、一座行作揖礼的城市、一座没有牛皮癣的城市、一座拆墙透绿的城市,让广大市民养成文明习惯,大力培育新时代有礼衢州人……“衢州有礼”让南孔文化落在了实处,让礼乐弥漫在空气中、浸透到灵魂中、体现在日常生活中。
产城融合,
南孔圣地方兴未艾
“衢州鼓楼为衢州古城九座名楼之一,在府治东一百五十步,枕峥嵘之首,与钟楼屹然相向。楼高六丈高,登之可望十里……”正是因为《衢州古代史》一书中寥寥几句关于鼓楼的描述,难以帮助人们描摹旧日景象,所以,鼓楼得以复建的消息才让衢州人如此欢欣鼓舞。
作为衢州古城的重要地标建筑,鼓楼的复建象征着“衢州市区古城双修十大工程”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中。“内修”古城文化、“外修”古城生态,这也是“让南孔文化重重落地”的重要举措之一。
在最近召开的衢州市委七届八次全会上,衢州更明确提出要分两步走构建形成南孔古城·历史街区、核心圈层·城市阳台、高铁新城·未来社区“小三城”和智慧新城、智造新城、空港新城“大三城”的空间形态,到本世纪中叶最终实现高水平全面建成集聚力、辐射力、带动力、竞争力最强的四省边际中心城市。
距离复建的鼓楼不远处,中国儒学馆正与孔氏南宗家庙隔街相望。作为展现南孔文化魅力的重要场所,中国儒学馆与孔氏南宗家庙已成为传统文化教化人心的重要载体之一,甚至还成了兼容礼制、典藏、研究、旅游等作用的重要场所,承载着南孔文化经典,逐步走向世界文化舞台,更让受众在润物细无声中更好地感受南孔文化的博大精深。
除了孔氏南宗家庙、孔子文化公园及北门街、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衢州儒学文化产业园核心区内,花园258、衢时代创新大厦、信安湖活力岛、鹿鸣半岛、城市会客厅等每日都在上演精彩华章。阔步前进的衢州,正以南孔古城文化旅游区5A创建为重点,主动融入钱塘江诗路文化带省级战略,打造“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与杭州、金华等地合作,将南孔文化景区串珠成链,打造南孔文化研学游、溯源游和孔氏南迁圣迹游等线路。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如今,“重重落地”的南孔文化已经渗透到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串起了衢州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成为四省边际中心城市不可缺少的文化“IP”(文化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