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理论

中国城市报 2020年09月07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提高城管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与能力

■许诚久 张迎斌 《 中国城市报 》( 2020年09月07日   第 10 版)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各行各业带来很大的冲击和挑战,也对全国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形成一次实战考验。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城管部门城市治理能力是考量一线城管执法者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摆在各地城管部门面前紧迫而又现实的课题。笔者认为,城管执法部门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城市治理能力。

  坚持法治要求

  提升依法治理能力

  法治是推进新时代城市治理的现代化重要保障。由于城市治理对象复杂性和管理异质性,当前的城管执法在城市治理各个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如执法人员素养参差不齐,执法形式简单以及一些有法不依现象。城管执法部门应当秉持依法行政方针,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各项城市治理制度,进一步加强环境分类管理和定量考核制度,加强依法监督,坚持制度执行的强制性、违规行为惩处的严肃性,用法制思维贯穿于城市治理全过程,全面推进依法治理城市能力。

  加强智慧城管建设

  发挥现代化技术手段作用

  城市治理要摆脱传统落后状态,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要充分利用大数据、互联网、5G、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现代技术手段,加快城市基础数据库建设,以数据驱动治理模式创新,加强定量分析研究,搭建多方共同治理平台。如上海利用大数据打造“城市大脑”,破解超大城市治理难题;浙江杭州依托“城市大脑”平台,进行大数据排查,推出“健康码”,“亲情在线”等,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为预防新冠肺炎疫情风险治理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目前,我国“智慧城管”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从发展趋势来看,在信息化社会中,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将渗透到城市治理的各个环节中去,如数字通信网,无人交通体系。届时,通过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城市治理,城市的运转将会更加协调高效。

  推动执法重心下移

  打造城管执法进社区模式

  社区是城市治理的基础单元,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社区已成为城市治理的一线力量。当前,城管执法队伍正处于城市治理最前沿,推动执法重心向基层下移,依托网格化平台为对接点,充分加强城管执法进社区服务活动,落实“一社区一城管”标准,打通城市治理“最后一公里”,服务群众零距离。

  要在社区培育造就新时代城管队伍,建立推行“城管执法+N”网络化建设,在人员管控,垃圾分类,复工复产等方面制定城市精细化管理方案,有针对性地树立“全生命周期管理”理念,实现“人在网中走,事在网中办”。城管执法部门应以应对突发性风险为关键点,鼓励各类主体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城市治理。如在社区组织业主、物业代表学习垃圾分类投放常识,普法教育等。

  做强服务

  助推民生就业平稳续航

  由于政府的大力提倡,地摊经济已成为全国各大城市“促就业、保民生”的一大举措。各级城管执法部门应当适时了解民情、摸清底数、做强服务,助推“地摊经济”平稳有序经营,充分利用信息化对摊主加强管理考核。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就“地摊经济”开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值得全国同行借鉴。如对于有意向的经营者本人,建立了人脸识别数据库;每个摊点设有一个拥有专属二维码责任牌,执法者只要扫一扫,通过智慧APP很快能定位经营者所有信息。因此,“地摊经济”如何发展,如何改善民众就业,提高他们的幸福指数,是考验一线城管执法者的重要指标。(第一作者系江西省石城县城市管理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