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评论

中国城市报 2020年08月03日 星期一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以全局性眼光做强文旅小镇

《 中国城市报 》( 2020年08月03日   第 02 版)

  近年来,国内文旅小镇遍地开花,不少宜居宜业宜游的文旅小镇成为促进地方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实现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但我们必须承认,遍地开花的文旅小镇也并非处处都香。概念不清、盲目发展及千篇一律等现象存在,有的甚至从开门到关停都没有在市场上溅出一丝水花。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未来20年,具备观光度假、娱乐休闲及文化传承等功能于一体的文旅小镇或将成为城市最重要的消费载体之一,这也是促使各地掀起建设文旅小镇热潮的最直接原因。依托景区、植入文化、酒店配套、房地产开发……在很多开发者看来,似乎满足以上条件,文旅小镇就已经具备成功要素,很容易脱颖而出。然而,文旅小镇的建设看似简单易操作,实则复杂门道深,在发展的过程中,具备差异性、复合性、全局性的战略眼光十分关键。

  文旅小镇的建设须以差异性眼光来规划。好看的皮囊千千万,有趣的灵魂难寻觅。差异化是文旅项目的灵魂,只有具备了有趣的灵魂,文旅项目才有自己的命脉。

  独特的文化是旅游小镇树立独特旅游形象、获得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在文旅小镇的开发建设中必须注入特色文化,以满足旅游者对文化的精神追求;文旅小镇还要不遗余力地保护“本土味道”,以增强当地人的文化认同感和心灵归属感,这也有利于当地积累、形成新的文化特质或亮色;文旅小镇在规划建设中要保持乡村风貌、拥有城市功能,但切忌建设成为缩小版的城市而降低游客对文旅小镇的差异化体验。

  需要强调的是,建设文旅小镇应该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要遵循前期调研论证定位,中期因地制宜规划,后期专业运营的步骤。只有按部就班,才能稳扎稳打。这样才能为小镇的特色化、差异化、科学化运行打下良好基础,避免同质化发展带来的资源浪费。

  文旅小镇的建设须以复合性眼光来运营。没有产业,文旅小镇终会昙花一现。特色产业的形成并非朝夕之功,这需要项目运营方“耐得住寂寞、禁得住诱惑”。乌镇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从“起死回生”到华丽转型,乌镇用了20年。它的每一次重大转型都根植于本土,也都不甘于平庸。

  乌镇的成功从某种程度上说不可复制。几十年的回本周期太长,更多文旅小镇选择“只争朝夕”,房地产开发的模式受到追捧,这本身并没有错。但文旅小镇的开发逻辑不同于传统房地产,它首先需要一个内容丰富的“核”,才能够去撬动周边及远途市场,这个“核”就是特色产业;而对于周边的短途游客来说,相对于同质化程度较高的人工景点,吃、住、娱的配套需求才是当下市场更加重视的方向,优质配套正成为小镇类产品合格与否的硬性指标。房地产要做的是同特色产业与配套产业形成联动、嫁接,让文旅小镇从走马观花型向休闲度假、生活居住型转变。

  文旅小镇的建设须以全局性眼光来考量。产业的联动和嫁接是一个漫长且痛苦的过程,旅游本身收益比较低,与之相对的是土地、拆迁、运营等成本需要平衡。然而文旅小镇的收益并不能简单地以经济数据来衡量。当我们将文旅小镇镶嵌在区域发展的总体格局上来看,它可以引导和吸引大量农民直接或间接参与到接待、旅游服务和农产品零售等行业中,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和向非农领域转移,拉动一、二、三产业发展,形成一业带百业、一业举百业兴的联动效应。

  通过文旅小镇这一载体,农村闲置的青山绿水、田园野趣、传统文化这些沉睡的资源被转化为经济优势。同时,文旅特色小镇可以带动城市资本下乡,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环境卫生,也是农民就近就业、就地城镇化的有效形式。文旅小镇能取得的综合效益无疑将活化整个区域,焕新整个行业,而这比短期的经济收益来得更长远、更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