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20年06月22日 星期一

招牌黑底白字 何谈“民生温度”

■孙晓东 《 中国城市报 》( 2020年06月22日   第 02 版)

  近日,陕西西安莲湖区四府街多家商铺被统一换成黑底白字招牌一事引发关注。有商户吐槽,这条街一个月更换三种颜色的招牌,生意已受影响。

  像西安莲湖区这样店铺招牌“千篇一律”的现象,其实在一些地方时有发生。统一招牌的初衷往往为了追求整齐划一的良好视觉效果,但由于种种原因,反而导致招牌丧失个性、美感,拉低了城市形象和品质。

  招牌是城市的一张名片、一个窗口。一座城市的繁华、多元,以及治理水平、品质品牌的高下,甚至可以通过门店招牌“窥一斑而见全豹”。招牌有美感,并不意味着一种模式、千篇一律。如何做到多元而不杂乱、规范且不难看,的确考验着城市治理者的智慧。我们不希望看到旁逸斜出、杂乱无章,甚至带着安全隐患的“招牌森林”,当然也不愿意看到因简单“一刀切”而产生的“清明风”“殡葬风”一条街。

  城市是人的聚合,管理的本质是服务。招牌的规范、提升,归根结底要为城市品质服务、为市民生产生活服务。因此在规范招牌行动之前,不仅要充分考虑招牌与城市、街区整体氛围是否协调,与区域的功能、业态是否契合,更要充分考虑群众的感受。

  城市治理说到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具体体现在招牌的规范提升上,理应多从群众角度考虑问题,在守住底线、不越红线的前提下,允许有自由发挥、展现个性的空间。

  要想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必须将“人”这个最重要因素放在城市治理的中心位置,充分尊重市民对城市发展决策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充分听取群众意见,从而提升治理的科学有效性,找到精准治理的发力点。如果简单“拍脑袋”决策,仅仅从管理者的意志出发,难免会出现劳民伤财的结果。城市管理无小事,只有把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作为一种常态化的制度安排,才有利于提高决策和行动的精准度,相关举措也就更有民生温度。

  城市发展日新月异,群众期待更好的城市生活,这对城市精细化管理,对治理者的能力、素质也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我们需要一批懂城市、会管理的干部,用科学态度、先进理念、专业知识去规划、建设、管理城市。即使是规范提升门店招牌这类具体施政工作,也需要管理者懂得审美常识,饱蘸人文情怀,善于听取群众意见、专家意见,实现科学决策。只有这样,才能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而城市的美好源于每一个精彩细节的叠加。

疫情之下,如何织牢食品安全“防护网”
招牌黑底白字 何谈“民生温度”
上海市民可以上网报销医疗费
汪曾祺纪念馆被疑抄袭?文化建筑更应杜绝同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