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湖里区在探索城市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的过程中,把社区工作队伍职业体系建设作为基础工程来抓细抓实,聚焦“四化”探索了一条具有湖里特色的社区工作者职业化道路。
聚焦评聘科学化。湖里区印发《湖里区社区工作人员“六统一”方案》,建立身份、编配、招聘、管理、考核、待遇“六统一”管理机制,由区委组织部、民政局统一招考、管理,社区党组织统一调配;推进社区减负增效,严格社区工作准入制度,依据社区职能定位修订权责清单,市、区职能部门不得随意将职责事项下派给社区,确需社区协助的,须经区委区政府严格审核把关,并提供必要的经费和工作条件;全面清理涉及社区的各类台账、报表、牌匾、检查、考评、会议;健全区对街道综合考核评价机制,取消区职能部门对社区直接考核,由街道统一考评社区;推行岗位等级晋升和转岗退档办法,社区正职、副职、委员共设6-11级,其他社区工作者设4-7级;岗位职级晋升与工作年限及现实表现挂钩,构建“能升能降”的评聘体系。有了这支评聘“指挥棒”,基层办事效率大大提升,以金山街道金安社区为例,前台办事员从16人降为3人之后,2019年1至9月共接待群众办事4300余件,市长热线回复件反而减少40%,社区事务监督小组反馈来的居民满意率提升13%,特别是对每月2次的主官服务日及每月1次的书记回音壁赞许有加。
聚焦编管规范化。湖里区打破“以条定编、各自为阵”的编管格局,探索“三三制”改革,实行“人分三类、事分三块”的新模式,按照“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分工协同、小区网格服务”三个类别分别设置对上承接、内勤经办、下沉服务的社区工作者,社区党组织定期考核评估,根据适岗情况发放绩效。在“三三制”的支持下,全区成立小区党支部358个,整合“六小”力量,选派314名社区工作人员直接下沉小区担任小区秘书,136名小区警察、114名小区城管、145名小区律师、223名小区教师到小区服务,实现了便民服务从“坐等上门”到“主动入户”转变。“六小”人员将服务的触角扎根到楼道后,能够建立起独特的“自治圈”,打造各具特色的里弄文化、楼道文化,更加精细地参与楼道难题治理谋划。如:在社区楼道安全、电动车充电等社区普遍性治理中,小区秘书先后召集小区物业、楼道党小组、楼道管家等一同破解难题,研讨出定期排查清理、相互监督提醒、设立集中充电点等行之有效的办法。同时,针对高空抛物、楼道堆杂等问题,湖里区探索在职党员“135N”志愿服务模式,开展党员就近就小就实做好“邻里纠纷劝一劝、小区治安看一看、楼道地面扫一扫、垃圾分类带一带、群众有难帮一帮”等“五个一动作”,成效显著。
聚焦队伍专业化。湖里区以“头雁队伍”作为重中之重,打造社区工作者党校培训、挂职锻炼、互动交流、异地学习、新媒体教育等“五个课堂”;每年举办3期以上培训班,先后8批选派社区主干150人次赴台学习;按照“一专多能”“一岗多责”的人才培养要求,区委组织部、区民政局牵头采取区校合作、驻点培训、学习考察、导师培养等方式,加强对社区工作者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的集中培训,2019年来全区共举办社区工作者培训12场次;鼓励社区干部参加社工工作培训、考试,对获得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且在岗的社区工作者发放专项补贴。全区共有助理社工师421名,中级社工师241名,2018年社区组织换届后,新“两委”中社工师占比45.3%。按照结队帮带、引领提升的思路,及时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在金尚、金安等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挂职基地”,截至目前,共安排主干、副书记等3批次共51人挂职锻炼。
聚焦激励多元化。湖里区强化正向激励,制定社区工作者工资福利待遇文件,规范社区工作者的基础工资、岗位工资、级别工资、津补贴、绩效考核和各种福利待遇等;对社区工作者进行季度、年度绩效考核,区别服务岗与管理岗,分设400—800元/月的季考核奖,400—1000元的个人年考核奖,以及社区工作千分制考评奖、优秀社区主干奖等,确保全区社区工作者收入不低于社会平均工资增长;加大先进典型宣传,大力挖掘和培育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等大考大战中涌现的社区先进典型,开展评先评优,营造人人学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打通成长晋升的天花板,选拨优秀社区书记、主任进入事业单位、公务员队伍;规范社区工作者岗位职务晋升程序,推选优秀的其他社区工作者成为社区“两委”,培养选拔年轻优秀的社区“两委”成为社区副书记、副主任,建立社区书记、主任后备人才库。全区98名社区主干均进入区“两代表一委员”,有12名主干考入事业单位和公务员队伍,其中有4名已晋升副科职级。金安社区党委书记吴丽敏被推荐作为拟全国表彰的抗疫一线先进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