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20年05月04日 星期一

天气升温 口罩“摘”还是“戴”

《 中国城市报 》( 2020年05月04日   第 22 版)

  编者按

  “五一”将至,立夏将到,但防疫的步子不能停,勤洗手戴口罩也是老生常谈。可是新的问题又来了,随着气温上升,戴口罩又闷又热还长痘,皮肤也容易损伤。在这战疫的特殊时期,我们该如何做到既关注面子,又做好防疫?

  戴口罩为何易长痘

  由于一次性口罩一般分为三层:外层为阻水层,可阻隔飞溅的液体;中层为过滤层,可有效阻隔微粒;内层为吸水层,可吸收佩戴者口鼻的水汽。

  上海疾控专家表示,长时间佩戴口罩会造成面部与口罩之间的环境潮湿闷热,促使毛囊皮脂腺导管上皮细胞含水量增加、体积增大,导致急性阻塞,从而引发痤疮(即“痘痘”)。

  佩戴口罩时一定要分清内外面,否则非但达不到防护作用,还可能引发皮肤不适反应。上海疾控专家认为,如果口罩佩戴正确、时间适当、潮湿后及时更换,却还是长痘痘,那可能是使用的护肤产品过油过厚。

  上海疾控专家表示,有些人在选择护肤品时喜欢选择矿油类产品。这类产品能保湿滋润,但由于佩戴口罩时皮肤表面的水分蒸发速度较不佩戴口罩慢,矿油类产品反而会增加皮肤负担。因此,建议选择质地轻薄的护肤品,避免使用含矿油、植物油、硅烷类成分的产品。

  长痘了这么办

  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住院医师吴超表示,出现痤疮后,首先要辨别是炎性痘痘还是闭合性粉刺。针对炎性痘痘用夫西地酸乳膏、莫匹罗星软膏、盐酸环丙沙星凝胶等抗生素软膏即可缓解。针对闭合性粉刺可以涂阿达帕林凝胶或维A酸乳膏,但这两种药物具有光敏性及刺激性,需晚上清洁面部、涂完保湿产品之后少量点涂于粉刺上,不要大面积揉。若痤疮较为严重,需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加用口服药物治疗。

  此外,专家提醒,对于已经形成的痘痘,千万不要自己挤或者抠,否则更容易留下痘印或痘坑。另外,平时要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蔬菜水果,尽量不要熬夜,保持心情舒畅,学会减压。少喝酒、少吃辛辣刺激、油腻或高糖的食物,这些可能会使皮肤出油增多,加重痤疮。

  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刘洁针对佩戴口罩导致脸部痘痘加重的问题也给出建议,首先需要注意面部清洁,如果化妆或者涂防晒霜,回家后要先卸妆,选择适合肤质的洗面奶在面部揉搓清洁,然后用清水清洗干净。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少吃甜食。

  口罩导致的

  皮肤问题还有哪些

  压力引起的皮肤损伤。由于长时间佩戴较紧的口罩,如N95口罩及某些挂耳式口罩,鼻部、面颊、下颌、耳后等接触口罩边缘部位的皮肤出现红斑、勒痕,同时可能伴有疼痛,严重者还会出现皮肤破溃、糜烂。对此情况,尽量避免使用挂耳式口罩,改用头部系带式的医用外科口罩,每隔1—2小时松松绑带。如果因职业因素需长期佩戴N95口罩,可以提前在受压明显的部位贴医用水胶体敷料预防压伤。针对已经出现了损伤的皮肤,要先判断严重程度。潮湿引起的皮疹。当连续佩戴密闭性强的口罩时,口罩内部出汗多,长期潮湿的环境会导致皮肤发白、浸渍、起皱。对此可以提前在面部涂润肤剂。每隔2—3小时摘掉口罩并擦干汗液,补涂润肤剂,促进皮肤恢复。

  接触性皮炎。一些人由于佩戴了劣质口罩,对口罩的材料过敏,接触口罩的部位及附近皮肤出现红斑、红丘疹,并伴有瘙痒,严重者可能会出现水肿、水疱、渗出。针对有人出现了红斑、红丘疹、瘙痒,可以涂抹炉甘石、氧化锌糊等药物止痒;若情况严重,出现肿胀、渗出甚至水疱,需要联合口服抗过敏药,并及时就医。

  戴口罩、勤洗手

  还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虽然戴口罩可能会带给人们很多的皮肤问题,但是,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已经或即将复工复学,一边上班上学,一边继续抗疫,这或许将是我们很长一段时间必须面对的新常态。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副院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副主任李亮表示,对于传染病的普遍预防,两个措施最有效:戴口罩和保持手卫生。随着我国目前“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战“疫”形式下,继续戴口罩、勤洗手,少去高风险场所,仍是对自己和他人最好的保护。

  戴口罩是最有效减少人和人传播的一种方式。李亮解释说,在疫情得到完全控制之前,应该继续保持戴口罩这种习惯,尤其是在人群比较密集的地方、办公场所等,带口罩不仅是保护自己,也是对别人的保护,从而避免疫情的传播。(转自人民网,有删改。)

APP、小程序 帮你轻松应对
天气升温 口罩“摘”还是“戴”
领取记者证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