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钱、景区免票、住宿免单……随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转好,各地政府出台了各种措施鼓励消费,其中2.5天弹性作息广受社会关注。
3月24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提振消费促进经济稳定增长的实施意见》,提出鼓励实施一周4.5天弹性工作制。消息一经发布,“浙江省鼓励周末2.5天弹性作息”的话题便迅速登上网络热搜。2.5天“小长假”作息提振消费效果将如何?这一政策又能否实现全国推广?
提振消费效果有待观察
事实上,浙江省并非是今年首个因鼓励2.5天“小长假”而走红的省份。截至目前,江西省、甘肃省陇南市也曾出台类似文件,提出鼓励实施2.5天弹性作息。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让旅游业面临“生死劫”。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测算,受疫情影响,2020年一季度及全年,国内旅游人次将分别下降56%和15.5%,国内旅游收入分别下降69%和20.6%。如何通过刺激消费实现旅游业快速回血,成为摆在地方政府面前的又一道考题。
中国人民大学休闲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王琪延认为,休假天数对我国居民旅游消费具有正向的积极影响。增加休假时间供给,有助于释放消费潜力,将集中消费转变分散消费,减轻商家压力,提高游客消费质量。
“实行2.5天弹性作息后,游客周五出游,在外住宿两晚,周日便可以早早回来休息。”王琪延说。
不过也有专家向记者表示,2.5天弹性作息提振消费的效果有待观察。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劳动人事学院教授赵忠认为,疫情结束后很长一段时间,人们会避免长途旅游,如果在当地休闲,目前推行2.5天弹性作息的意义不大。
“在疫情完全被控制住后,为了减少损失,制造业反而可能加班加点挽回耽误的时间。如果不能恢复经济、稳定预期,甚至全球经济陷入衰退,仅有时间是不能促进消费的。”赵忠分析说。
记者注意到,为了让大家“出门玩儿”,一些地方也出台了与2.5天弹性作息相配套的政策。江西省就提出全省5A级、4A级旅游景区和5A级乡村旅游点对星期五下午进入景区游览的游客给予门票半价优惠。
申报制或有助于全国推广
记者注意到,早在2015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中,便提出鼓励弹性作息。此后,河北、江西、安徽等十余个省市相继出台意见,明确提出鼓励2.5天休假模式。
但时至今日,2.5天弹性作息并未落地开花。记者注意到,在目前发布2.5天弹性作息相关政策的省份文件中,多以“鼓励”“有条件的”“根据实际情况”等字句进行表述,这也意味着各地出台的政策并非强制性。
推广2.5天弹性作息,主要难在中小微企业。在王琪延看来,中小微企业难以推广的根本原因在于劳动生产率低,这最终需要通过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节省劳动时间,抵消由员工休假导致产品成本上升的副作用,从而解除企业休假的后顾之忧。
王琪延认为,推广2.5天弹性作息很有必要,但不宜全面推广,要考虑行业特点、职业特殊性等因素。
“生产效率较低的中小微企业不宜推广2.5天弹性作息制。不实施并不意味着不参与,在这方面可借鉴法国实行申报制度。即不能实行弹性作息制的企业需向相关部门申请,由相关部门进行核实,待生产效率提高到一定水平后需实施。”王琪延分析说。
解决带薪休假更为紧迫
“我支持在全国推广2.5天弹性工作制,但目前更希望先实现带薪休假。”就职于北京市一家私企的张先生告诉记者。
专家表示,相比全国推广2.5天弹性工作制,带薪休假问题更亟待解决。赵忠表示,正如去年备受热议的996工作制,很多行业8小时工作制都没法保证,一些单位的带薪休假也没办法保证。
2015年,人社部的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平均带薪休假落实率虽然有提升,但也只有50%。2013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落实职工带薪年休假制度,城乡居民旅游休闲消费水平大幅增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名誉主任和创始人张广瑞认为,新冠肺炎疫情过后,一方面要改变长期以来过度关注刺激消费和旅游业发展的模式,回归假期作为改善人民生活方式和健康水平的导向;另一方面要逐渐创造条件,落实带薪假期的制度,让人们有更多自由安排和选择假期的意愿,逐渐减少长假期这样的“运动式”的休假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