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陆家嘴金融城党建服务中心了解城市楼宇党建工作情况时指出,随着经济成分和就业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就业的党员越来越多,要做好其中的党员教育管理工作,引导他们积极发挥作用。基层党建既要发扬优良传统,又要与时俱进,不断适应新形势,拓宽基层党建的领域,做到党员工作生活在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让党员无论在哪里都能找到组织找到家。
如今,城市商务楼宇的职业群体规模日益庞大,既为城市发展创造大量财富,又为城市建设增添无限活力,但同时也给城市基层治理带来诸多不可控因素。
2019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基层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中指出,扩大新兴领域党建有效覆盖,创新党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依托物业服务企业、产权单位、骨干企业等建立楼宇党组织。为楼宇党建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
如何加强楼宇党建工作,促进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已成为新形势下推进城市基层党建改革创新的必答题。
从“支部建在连上”
到“支部建在楼上”
在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很多城市竞相新建现代化商务楼宇。
一座座拔地而起、鳞次栉比的商务楼宇已经成为城市的靓丽“风景线”,同时也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这些商务楼宇是经济发展最活跃之地,也是新经济组织、科技企业和各类人才最集中的场所,已然成为“竖起来的社区”。
城市商务楼宇中一般包括国企、外企、私企等多种成分的经济组织,从业人员以白领为主,具有年纪轻、学历高、文化素质高和收入高等特点。
曾经,商务楼宇一度成为城市基层党建的“飞地”和“盲点”:部分白领在求学期间入党,入职外企、民企后,不敢“亮身份”的情况时有出现;有的预备党员,毕业后被企业录取,但考察、转正都被耽搁了下来;还有一些积极上进的优秀青年,想要入党,却找不到“门”……
1999年6月,上海市浦东新区潍坊新村街道在嘉兴大厦建立起全国第一个楼宇联合党支部,成为浦东“两新”组织党建的一面旗帜。
2001年,上海静安区静安寺街道在中华企业大厦以楼宇为单位,探索建立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点,使得“楼宇党建”这一创新模式走上舞台。
2004年10月,《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提出,街道、社区党组织要指导、协调和支持驻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建立党组织。对暂不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可采取“支部建在楼上”等方式联合建立党组织,通过采取设立党员联络服务站、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以及帮助建立工会和共青团组织等办法,把党的工作开展起来。
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教授张希贤指出,楼宇党建开展之初是由属地党组织牵头的,目的是为入驻企业服务。随着楼宇党建工作从单个党支部向写字楼里的各家企业逐渐过渡,起初新经济组织不愿建立或被动建立党支部的情况时有发生。
党的十九大以后,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其中提到,规模较大、跨区域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专业市场、商业街区、商务楼宇等,符合条件的,应当成立党支部。正式党员不足3人的单位,应当按照地域相邻、行业相近、规模适当、便于管理的原则,成立联合党支部。“也就是从那时开始,商务楼宇党建才进入了正规化发展阶段。”张希贤说。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教研部副教授李德认为,楼宇党建是指在城市园区、商务楼宇等形成的“楼宇社区”物理空间中,扩大党的组织覆盖、阵地覆盖和工作覆盖,通过开展党组织活动、贯彻党的政策、增强党的政治功能来提升楼宇党组织的影响力;通过服务来凝聚党员群众,以党建推动企业和区域发展等,强化党在楼宇社区的执政基础。
“楼宇党建的目标是通过党建引领打造有温度的楼宇社区价值共同体、利益共同体、治理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因此,楼宇党建是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支部建在连上’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是新形势下城市基层党建的创新发展。”李德说。
从“引进来”到“兴起来”
与传统单位、居住社区不同,“楼宇社区”是流动性较高的社会空间,更强调经济和商务功能,这给基层党建工作者开展党建活动、提升党群联结紧密度带来挑战。
在“组织难覆盖、场所难建立、活动难开展、作用难发挥”四大难题的考验下,楼宇党建无法简单沿用传统的单位党建模式,创新党建模式成为应有之义。
2003年,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在广州世界贸易中心以大厦内“两新”组织党的建设为核心,以经济发展为主体,以企业服务为载体,开始试水商务楼宇党建。
17年来,广州积极探索加强商务楼宇党建的有效路径,切入楼宇经济发展趋势的“穴位”,补强城市基层党建的“筋骨”,为解答“如何在商务楼宇中拓展党建工作”这一重要而紧迫的问题,提供了广州答案。
实践下来,广州总结了抓商务楼宇党建工作的“四个一”:
压实一个责任——全面构建有机衔接、有序推进、有效运作的市-区-街-商务楼宇党组织四级抓商务楼宇党建的责任体系;
坚持一个路径——把加强政治引领作为一条红线贯穿商务楼宇党建始终;
构建一个格局——以街道党组织为核心、楼宇党组织为基础,构建驻楼宇内的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共同参与、互相融合、开放共享的大党建格局;
健全一套机制——商务楼宇党建工作运行机制。
“支部建在楼上”,对企业发展究竟有哪些好处?实践者最有发言权。
当把视角转向上海市静安区后不难发现,当年在商务楼宇里种下的那颗红色种子如今已遍地开花,其源源不断的“红色能量”正不断赋能一个个“黄金商圈”。
以兴业太古汇为例,这个本不被市场各方看好的“后来者”,仅用一年多时间就实现了商场日均客流3万人次、单月销售总额税后约2亿元的不俗成绩,聚集于此的“首店”、品牌旗舰店多达百余家。
兴业太古汇之所以能聚人气,秘诀就在于跨前一步的基层党建——早在商场开业前,在南京西路街道党工委指导下,楼宇党群工作者就先期进驻,并在商场开业前半个月设立了兴业太古汇联合党支部以及仲量联行测量师事务所(上海)有限公司党支部等独立党支部,有效推动楼宇内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最终实现楼宇党建和楼宇经济互利共生的良性循环。
从“监管人”到“娘家人”
全国来看,创新组织设置、突出政治功能、参与社会治理、优化营商环境……一系列新探索、新举措正成为楼宇党建工作的新亮点。疫情之下,这些探索与举措释放出强大的“红色动能”,为保障企业顺利复工复产起到关键作用。
在上海市杨浦区五角场街道合生国际广场内,分布着70个入驻企业,人员多、事情杂。但千头万绪的疫情防控工作在这里却显得井井有条。五角场街道发挥商圈发展委员会等平台功能,与20名杨浦区下派干部一起指导和部署楼宇、园区、商圈企业防控工作,完成企业返程员工情况汇总;同时,加强对合生汇、万达广场、百联又一城等商圈楼宇的检查指导,落实防疫消毒、顾客引导、车辆监控等十二项措施。
防控疫情期间,为保障企业复工复产,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长庆街道建立了11个由街道班子成员任组长的楼宇“红色应急党小组”,每个组负责一个楼宇,配备2名联络员、3名执法员、1名健康咨询员、1名法律顾问、1名监督员等“一楼五员八人”团队,开展联络、排查、宣传、监督、法律咨询、互检互查等八大组团服务,做到成熟一个楼宇、核查一个楼宇、开放一个楼宇、监督一个楼宇。
当前,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在我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情况下,如何进一步深化楼宇党建对于楼宇经济的引领作用值得研究和探索。
张希贤建议,要明确党支部的主体职责。“有的党支部仍将监管职能摆在首位,应当把推动企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
在此基础上,张希贤认为,要转变思想认识。“经济发展要高质量,党建发展也要高质量,高质量发展‘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是一个新的历史课题。这需要各级党组织从思想认识上、战略举措上、实际工作上有一种主动的思考意识。”由此,张希贤建议,一方面要端正认识,将非公企业党组织合理化;另一方面,组织部门也应设立私营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干部处、干部局,先将“两新”组织的干部列入编制和干部序列,再开展下一步工作。
李德认为,要坚持服务导向,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服务功能,把服务“楼宇社区”的党员、企业需求和解决实际困难融入到楼宇党建全过程,通过服务来提升楼宇党建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此外,李德还建议,可以推动楼宇党建与社区党建、单位党建和区域化党建相融合,把楼宇党建与企业自身发展、队伍建设、社会治理等工作相结合,共同解决企业和区域发展难题。
“政治建设是楼宇党建的根与魂。要强化楼宇党组织的政治功能,通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形式多样的党组织活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对楼宇内‘两新’组织党员的政治引领,在路线、方针、政策等方面时刻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增强楼宇党建的凝聚力。”李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