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来临,逛庙会、串亲戚对孩子们而言充满了喜庆和欢乐。每逢佳节,给小朋友封红包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虽然孩子们收到压岁钱那一刻非常开心,可家长们却为越来越重的压岁钱负担苦不堪言。
春节期间,孩子们一般都会收到多少压岁钱呢?有媒体调查得出,2019年,近一成孩子春节收到的压岁钱过万,不过超7成父母都会将压岁钱收走,其中超2成父母对孩子的压岁钱并没有明确规划,只是直接“充公”。
除了城市,在一些县城乃至农村,过年给孩子们包压岁钱也是一件很让大人头疼的事情。“虽然有送有收,但有的邻居到过年就带着一群孩子过来拜年,还是给我们经济上造成不小的压力。”家住山西省大同市的张峰和妻子每年回家都要提前取几千元现金换成零钱,给孩子们发压岁钱,“我小时候的压岁钱也就5元左右,现在基本都五十多,二十年几乎翻了十倍。”
记者电话采访了广东省、湖南省、山西省和河北省等地20个家庭,得知一般正月初一至正月初五是发压岁钱最多的时期,这些家庭单次发出去的红包从50元到1000元不等,有的家庭一天内甚至就会花费近万元。家长感到压力,孩子也不高兴,湖南一位刚满六岁的小朋友东东就不希望大人给自己封太多钱。“因为超过一百元爸妈就会没收,反而十来元钱自己还可以收下。”他说。
长期研究广府民俗文化的王丽萍告诉记者,在广东,过年期间会“派利市”(发红包)。所谓“利市”,又称“利是”或“利事”,取其利于市场、利于事业、大吉大利之意,广东人的红包通常面额不大。
封钱的红包被广东老一辈人称作为“红纸”,现在常见的利市封只有数十年的历史,清朝时仍未有利市封。每逢佳节,广东人要用一大张红纸裁成小方块,然后把铜钱包在红纸里,封成利市,所以到了今天还是有很多老人家以“红纸”作为利市的代名词。
“利市除了给小朋友和未婚的青年人外,对于新年期间还在工作的餐厅服务员、停车场管理员等,我们也会封个一两元的小红包,为他们送上祝福,同时也是为自己留一份好意头。”王丽萍介绍说,在一些商场门口,许多店家也会在金桔树上挂满红包,以求吉利。
“过年给小朋友封一份红包,是为了祝愿他们新的一年健康成长。但现在,很多地方扭曲了这种举动的真正涵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淡,很多晚辈拜年带着利益化的心态,这正变成一种新型‘啃老’行为。”王丽萍认为,“有的人还借此机会给领导孩子塞红包以行贿,这都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变了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