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9年12月16日 星期一

浙江台州玉环市:

从小渔村到“汽配之乡”的蝶变路

■中国城市报记者 王 楠文图 《 中国城市报 》( 2019年12月16日   第 21 版)

  玉环市锦辉制动器有限公司工人操作机器对毛胚材料进行加工打磨。

  玉环市全景。

  长途汽车刚过浙江省温州市雁荡山不久,就有乘客喊起来:“快到了,海对岸就是玉环市!”透过车窗人们可以看到,华灯初上的浙江省台州市玉环市,微光点点、温馨怡人。进入玉环市区后,记者注意到,沿途的汽车配件加工厂一家挨着一家,引人注目。“玉环有许多汽配加工厂和制造厂,其中不乏为‘博世’‘现代’等国际大型公司提供配套产品的企业。”梁辉胜是长期在广州做汽配销售的玉环人,对家乡有着深厚且质朴的感情,提到家乡的特色产业,他颇为感慨,“四十年前,父母带着我们兄妹三人打渔为生。二十多年前,我和弟弟、妹妹全部转行从事汽配生产与销售工作。”

  梁辉胜的成长经历也见证了玉环市几十年来产业转型的过程。如今,玉环这座昔日的东海小渔村已经变成“汽配之乡”,在国际市场名声大噪。

  转型从拆修一辆汽车开始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玉环市坎门镇民主大队有一群专门修理渔船的工人。“当时的渔船虽然不大,但相关设备都很齐全。由于原厂返修维护价格高、时间长,所以有的人就开始学这门手艺,从渔民转行成为渔船修理工。”有着数十年渔船维修经验的玉环市民李建平说。

  渔船修理厂在今天的坎门街道也随处可见,只不过设备早已鸟枪换炮,具备了高精度中型船维修能力。在坎门湾海岸边的一家渔船修理厂旁,有一栋老旧的石砖厂房,墙上的五角星似乎正述说着它光辉的历史。“这座老砖房就是玉环坎门民主大队旧址,它对今天玉环的汽配产业发展来说有着无可替代的历史意义。”李建平说,当时的民主大队负责人许声富深感渔船维修是靠海吃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经过商量,他决定从外地购买一辆小轿车,用以研究汽车维修和配件制造。“因为许声富及其他队员们长期拆修渔船,且很多都在职业学校待过,所以对机械设备有较强的认知。汽车买回后,他们开始拆卸分类,研究与船舶相近的机械原理。”

  搞懂摸透后,玉环市第一批船舶修理工开始进入汽配市场,在短短的几年内,他们中的很多人实现了收入翻番。在他们的影响下,更多玉环渔民也放下手中的渔网,投身进入汽配行业。时光流转,汽配产业在当地慢慢形成气候,成为玉环市三大支柱产业之一。如今,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不少欧美、中东、南亚等海外汽配经销商专门前往玉环洽谈合作。

  品质至上 合作发展

  从渔船维修到汽配制造,梁辉胜的弟弟、玉环市锦辉制动器有限公司创始人梁辉良虽然改变了谋生方式,但并没改变自己淳朴的性格和朴实的做事风格,其工厂中最简陋的区域就是他的办公室。“我并不需要豪华的办公室,处理完文件、洽谈完合作后的大部分时间,我都在一线车间待着。”梁辉良说,在他看来,制造类企业的成功离不开四大要素:坚持不懈、不断创新、确保质量和优质服务。“做到头三条需要对自己产品有清晰的认识,我待在车间,可以经常与工人师傅聊聊如何改变技术和提高质量的问题。”他说。

  跟随梁辉良的步伐,记者从一楼生产制造车间到二楼原材料储藏车间,再到三楼成品分发车间,所看到的每一道工序都井然有序。“制造类企业除了硬件技术要不断提升外,流程管理更要科学有效,要保证原料供应、产品生产和货物分发之间不掉链子。”梁辉良说,他的很多理念都是当年在民主大队工作时积累下来的。

  由于像梁辉良这样转行成为汽配制造企业家的玉环人越来越多,玉环市成立了汽配协会,形成了互帮互助、共同发展的良好产业氛围。“就在数天前的国际汽配展览上,我们更是包车组团去参加活动。”同为玉环汽配制造商的李火平说,“企业就应该这样,合作才能有更多机会。”

  玉环海洋经济转型

  新布局未来可期

  “如果把玉环市所有的在产配件组合起来,基本可以组装出一辆汽车。”梁辉良汽配制造公司所在的玉环汽摩园区负责人陈含时说。玉环汽摩园区聚集了玉环市众多汽配制造商及企业,在当地汽配产业有着一定的地位。

  “实际上,汽摩园区仅仅是玉环建设海洋经济转型升级示范区的一个部分。”陈含时说,“我市为对接浙江海洋经济战略和台州推进沿海大开发布局,根据《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玉环县实施方案》建设了玉环海洋经济转型升级示范区。”

  据了解,玉环海洋经济转型升级示范区的主要定位是,依托产业组团合理安排汽摩组团、机电组团、高新技术(上市企业募投项目、回归企业)组团,以此引领玉环汽摩配件及机床装备产业发展的转型示范区。“其中,小微企业园示范区将引进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机械制造业、仪表仪器行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等产业,建成后将形成集生产研发、办公、商贸、居住为一体的现代化产业园,可有效解决玉环市坎门镇及其周边近百家小微企业的用地问题,为这些小微企业提供发展空间。”陈含时说。

从小渔村到“汽配之乡”的蝶变路
一位埃及汽配经销商的中国采购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