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9年04月08日 星期一

从政府官员到大提琴手

叶小文读书做人 音乐修身

■陈 城 《 中国城市报 》( 2019年04月08日   第 15 版)

  坐定,揉弦,持弓,闭目……巴赫G大调第一大提琴组曲前奏曲徐徐奏响。时而舒缓、时而激荡、时而细腻、时而铿锵。通过跳动的琴弦,这首古典名曲穿越时光,在午后的空气中弥散飞扬。

  乐曲的演奏者是今年69岁的大提琴手叶小文——现任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而叶小文更为人熟知的职务,是前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

  娴熟的演奏技巧,饱满的情感流露,你很难想象到,叶小文的音乐旅程始于61岁。

  不过八年时间,叶小文从大提琴演奏的门外汉,成长为可以独立演奏的成熟乐手,不仅成立了满天星业余交响乐团,还与小提琴家吕思清同台献艺,与美国费城交响乐团合奏演出……

  叶小文的音乐之路的确可以用“励志”来形容。

  退休前的叶小文,处理宗教事务稳健亲切,开展对外交流诙谐风趣,兴趣广泛,能诗擅文,也因此有了“明星官员”的光环。

  如今,正部级“明星官员”叶小文已退居二线。以琴相伴、同书为友、与笔神交,迎来人生下半场的他过起了专业作家、业余演奏家的半隐居生活,用他的话说:“现在练琴和写作,是我最重要的工作”。

  虽然业余,叶小文对音乐的要求一点不含糊:大琴音回课时,他也会被中央音乐学院的“小老师”不留情面地纠错“音准,音准!”;即便到外地出差,他也要背着大提琴,走到哪练到哪,丝毫不敢懈怠;和小提琴大师吕思清合奏时,见过无数大场面的叶小文 “紧张地心怦怦跳”,生怕演奏时出一丁点儿差错。

  年近古稀之年的叶小文对记者笑谈自己的学艺经历:“当时,老师本来不愿意收我的,说6岁学琴差不多,60多岁没必要学了。”但凭着一股执拗劲儿,叶小文终于在61岁踏出了这一步。早晨六点起床练琴;被邻居贴条抗议而不得不“转战”地下室;每天都要进行枯燥乏味的重复练习……最终,叶小文“出师”了。他不仅自己编曲创作了《芳华》等“代表作”,还组建了一个交响乐团——满天星业余交响乐团。

  乐团成员,主要是热爱音乐的各行业各领域的教授、专家和干部,也有一些忙于本职工作但热爱音乐的年轻人。叶小文是乐团团长兼大提琴首席。

  这些叶小文的“老伙伴”们,在乐器上摸爬滚打,在演奏上精雕细琢,逐渐在业余交响圈里赢得不小声誉。

  乐团以“做普及优秀音乐的使者,为全面素质教育做贡献”为奋斗目标,以“爱乐、博雅、奉献、至诚”为价值追求,积极参与教育部组织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为大学生普及高雅艺术,还有幸进入了中国顶级音乐殿堂国家大剧院演出。

  叶小文说,古人讲“礼以言其志,乐以和其声”。说起满天星交响乐团,叶小文露出幸福的微笑,他给出一个很有文艺范儿的解释“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满天星光,也能照亮世界。”

  如今,叶小文的“退休生活”满三年了。三年里,他是忙碌的,充实的,同时也是快乐的。

  “读书与做人,音乐与修身——这是我退休后主要在忙的两件事。” 叶小文说,人的一生,要不断修身。修身,要有修为和定力。首先要在实践中历练人生,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水平;更要充实和丰富人生,提高文化素养。

  这也正是叶小文音乐之路的最大动力。

叶小文读书做人 音乐修身
读书读活 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