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9年02月04日 星期一

城乡文化融合:农民市民化的题中之义

■曾祥明 《 中国城市报 》( 2019年02月04日   第 15 版)

  提升城镇化质量的核心一环在于实现进城农村人口文化理念的市民化转型。农民市民化是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的内在要求,重点解决的是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城市化和人的现代化问题。其中,不可忽视的是城乡文化理念的融合。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城乡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型城镇化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生活需求的获得感,实现了人们对参与中国梦伟大进程的融入感。

  近期,笔者在山东、陕西、四川、河北等地开展学术调研时,除了直观地感受到城镇化水平在显著提升外,还发现了一些值得探究的地方——一些城市的城镇化发展水平还停留在浅层,进一步深化改革具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

  城乡文化融合

  是农民市民化的核心

  文化是人类在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过程中的实践产物,受其所依托的自然环境的影响。城市和乡村由于所处环境各异,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文化理念。当前,国家正在通过各种举措鼓励农民进城,推动农民有序市民化。在这样一个城镇化加速推进、社会转型更加剧烈的时期,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尤其是新时代农村青年转变为城市新市民。在市民化的过程中,农民受到的文化冲击必然相当大,表现出较大的文化堕距之感。

  笔者认为,促进农民的市民化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是一个包括农民户籍城市化、农民身份城市化、农民文化理念城市化等在内的有机统一。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不简单是“人口”的城镇化,更不是“土地城镇化”。“人”的城镇化不仅是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的过程,更意味着农村人口的身份、角色、生产生活方式及行为模式的转型。这种转型就被称为农民市民化。没有这种市民化的转型,仅仅是“人口”向城镇的集聚,带来的就将是低质量的城镇化。因此,提升城镇化质量的核心一环在于实现进城农村人口文化理念的市民化转型。农民市民化是坚持以人为本理念的内在要求,重点解决的是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城市化和人的现代化问题。其中,不可忽视的是城乡文化理念的融合。

  城乡文化融合的路径选择

  在当前我国城镇化加速推进时期,农民市民化过程中的文化堕距感十分强烈。因此,认真审视如何推动农民市民化进程中的城市文化理念培育,显得尤为重要。

  政府要将城乡文化融合纳入农民市民化体系中。一是在制定农民市民化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到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共通性与差异性,提前预判农民进城需要提供的支持以及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二是在农民市民化进城中,为农民适应城市文化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三是有计划地提升新市民的就业能力,让他们实现稳定就业、乐业安居,使其在长期就业中逐步适应城市文化。

  城市社区要积极包容吸纳新市民。一是要以开放的姿态迎接新市民的到来,让其有机会参与甚至组织社区文化活动。二是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指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护航的新型社区,增强新市民对城市社区生活的归属感、认同感。

  新市民自身要主动学习城市文化,积极内化城市文化价值理念。一是要多了解城市文化理念,对城市文化要义有一个前期导入。二是要积极融入城市及城市社区生活,接纳新观点、新理念、新元素。三是借助自身城乡文化多元经历者的优势,实现城乡优势文化的创新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作者系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公园城市绿色发展
城乡文化融合:农民市民化的题中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