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8年09月03日 星期一

隐私被泄露,应给用户一个交代

■刘 蕾 《 中国城市报 》( 2018年09月03日   第 04 版)

  日前,有媒体爆出,华住酒店集团2.4亿条酒店开房记录疑遭泄露,被泄露的信息涉及用户的身份证号、家庭住址、开房记录等。对此,华住酒店表示已经报警,并聘请专业公司核实信息来源,并称“兜售信息不能证实为真”。

  尚不谈信息的真假,数亿条记录被泄露,给酒店客户带来了巨大的“隐私威胁”,无疑是一桩严重的网络公共安全事件,值得引起警觉和关注。

  据悉,这并不是华住集团第一次发生此类事件,早前,华住旗下品牌——汉庭就发生过大规模的数据泄露事件。为何企业没有吸取教训,尽早防范数据风险?这一次,华住集团选择报警,并展开了“自查”行动。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希望“补牢”不只流于一时的公关,要真正落于行动,杜绝同类事件再次发生。当然,泄露贩卖如此海量的公民个人信息,已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希望公安机关尽早破获此案,将犯罪分子绳之以法,以儆效尤。

  这次数亿条记录被泄露事件,最大的受害者还是广大的消费者。事实上,在信息时代,消费者隐私始终面临风险。仅今年上半年,国内出现被兜售信息库的事件涉及优酷、摩拜、12306及各大邮箱网站等,几乎让人防不胜防。

  可见,保卫数据安全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性问题。

  如今,信息泄露事件已经发生,最重要的是防止非法数据的进一步扩散,以防“二次伤害”。由这起事件引发的这些顾虑,本质上也给了我们很多警醒:广大网民应自觉抵制非法传播隐私信息的行为;相关政府部门要加强监管,警方也应加大打击力度,对贩卖民众隐私信息的团伙严肃查处;同时,对涉事的华住集团进行严肃调查,若有违规,必须施以重罚,而司法机关也应该支持受害者索赔的权利,让酒店方担起责任,防范下一次悲剧的重演。

  这也为其他很多企业敲响了“数据安全”的警钟:商业巨头在录入客户信息时,必须履行好保护职责。公众真的不希望,海量的信息轻易通过客户信息管理漏洞和风控机制纰漏泄露出去。

近10城掀起租房整治风暴 严查“租金贷”
隐私被泄露,应给用户一个交代
9月起 全国可异地换补护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