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8年08月06日 星期一

用细节涵养城市温度

《 中国城市报 》( 2018年08月06日   第 02 版)

  住上了高楼大厦,人们依然会为早晨买油条豆浆的不便而抱怨。开上了高档轿车,人们也会因为修路时的便民举措不到位而吐槽。“坚硬的城市里没有柔软的爱情”。人们的幸福感不仅来自城市硬件上的改善,更来自“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等点滴小事上的切身感受。城市不应该仅仅是一些建筑的集合体。其实,城市的功能再多,最根本的还是为生存其中的人提供家园与庇护,对于我们每一个普通人来说,一座城市的情感定位要远远重于它的文化品位,因为,再美好的东西,如果没有让你喜欢的温度,你就不会有靠近的渴望,而一座城市的温度并不在于它有多么悠久的历史,也不在于它创造了多少现实的奇迹,而是生活其中的每个人的人性温度。

  什么样的城市才是有温度的城市?如果说有一个词积淀了群众的温暖感触、寄托着百姓的幸福梦想,这个词一定非“民生”莫属。大自然的温度体现于四季更迭、天气变化,冷暖只能触及人的体表。城市的温度则来自于民生关切、百姓情怀,比如开门能见到绿地、就近买到早餐和肉菜。一座城市的温度来自哪里?可能是友情的温度,可能是爱情的温度,可能是亲情的温度,也可能来自陌生人的温度……当然,一个城市有没有“温度”,细节很重要。比如:给人行天桥加个顶棚,让市民过桥免受淋雨之虞;为环卫工人建爱心小屋,在寒冬酷暑中有个歇脚栖息之所……这些贴心的细节都传递出来一种共建共享的理念,让人暖心。近日,各地频发高温预警。在杭州、上海、合肥、惠州等地的闹市街头,出现了为快递小哥、外卖员、交警、环卫工人免费提供冷饮的“爱心冰柜”,无人值守,来往路人全凭自觉领取。“爱心冰柜”传递的善意触手可及,实现起来并不困难,几乎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其中。这些事情虽小,却很能彰显一个城市的文明细节,体现出城市对普通劳动者的关注、尊重。透过“爱心冰柜”,每个人都在分享“爱”与体验“被爱”中感受到幸福与快乐。“爱心冰柜”是城市温度补给站,贵在抛砖引玉。城市的温度来自包容和爱,而不是排挤和驱赶。倘若“爱心冰柜”越来越多,公益力量逐渐增强,公民素质普遍提高,我们的城市也会变得更加温暖动人。

  对一座城市的治理者来说,意识到“温度”还不是最难。如何让城市达到并保持那个合适的“温度”,才是更大的考验所在。恰恰是这方面,“温度”牵出了一个更为深刻、更为根本、更影响全局的问题——一座城市究竟是“为了谁”?答案无疑是“人”。有温度的城市必然是以人为本、人民为中心。以人为本、以人民为中心,意味着城市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行、管理、发展,均应以人为尺度,能够充分回应人的期盼、顺应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城市治理的气度。

  在过去,人行道一直是街道的一种延伸,是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与购物的延伸。而在新兴的城市里,它正在迅速消亡。在多数城市中,我们可以看到,街道上的生活正在消亡。围墙和车流正在把社区分隔开来,这种街道模式使得城市变得碎片化。不少城市正在流行建设超级街区,以此来统一替代旧城布局,但这样就会丧失原本的认同感,也会切断社区之间的连通。人们常说,一座城市的发展不应只看速度和广度,还应看到温度。有温度是城市包容性和开放性的体现。城市的温度来源于城市的全面发展和百姓情怀,这好比鸟之双翼、车之双轮,共同激发城市前行的信心和力量,锻造一座奋进城市的精神气质。城市温度与民生热度、幸福指数紧密相连,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市的温度暖不暖,既是检验政绩的标尺,也是衡量发展的天平。有温度的城市,不管这个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如何,它都是一座值得留恋和向往的城市,也是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宝贵的软实力。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一座有温度的城市,一定是充满了希望的城市;在有温度的城市里,将会孵化更加美好的未来。

用细节涵养城市温度
以“实效”和“质量”为标尺推动残疾人就业
外卖监管需要更多“业内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