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江西省九江市的核心区域,浔阳区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红色遗迹“叶挺九江指挥部旧部”到“小划子会议会址”,历史古迹“浔阳楼”到“锁江楼”,文化遗址“周瑜点将台”到“九江能仁寺”……无不散发出两千多年文化古城的魅力。
琵琶翻新曲,古韵绽华彩。今天的九江浔阳,整合文化+旅游资源、创新文旅+产业模式,结合本地的先天条件和发展基础,以“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为主体,其他关联产业为支撑,形成一套独有的文旅产业体系。
浔阳区政府如何变资源优势为竞争优势,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形成互促互进、互融共赢的发展新态势?带着这些问题,中国城市报记者走进浔阳。
“文旅+产业”创活力浔阳
近几年来,浔阳区确立了“文化立区”战略目标,提出要开创“实力、活力、魅力、和谐”现代化浔阳新局面。
提升游客体验,需要在餐饮、购物、娱乐、交通、住宿等方面建立良好的配套设施和服务产业。
“浔阳区现有旅行社服务网点43家,各类酒店宾馆300余家,其中包括2家五星级饭店和1家四星级饭店,每年可接待游客600万人次以上,接待能力居全市之首。”九江浔阳区旅游委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在浔阳除了游览各大景点外,还可以去庐山南路的餐饮美食街逛逛,要购物就去大中路特色商业街和浔阳路名品商业街,游客小君告诉记者:“如果想购买特产,庐山云雾茶、庐山石耳、九江茶饼是不错的选择。”
九江茶饼,是江西省九江地区特色名小吃,起源于沿江,繁荣于明清,昌盛于现代。在“浔阳之眼”历史文化展示馆中,梁义隆的茶饼作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浔阳探源”展出。
“公司始创于1937年,主要生产传统特产茶饼、酥糖、清真糕点等。由于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底蕴,已于2010年成功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梁义隆工作人员表示。
记者品尝过茶饼后,感觉香酥可口,入口即化、一股淡淡的桂花香味缠绕舌尖。
除了茶饼外,石耳也是广受欢迎的特产。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表示,石耳生长在石头缝中,非常珍贵,跟茶叶一样也是按斤两来销售。
据悉,当地许多特产已经形成产业链,除了城区和机场特产店有售外,也可以通过线上平台购买。
打造文旅精品
九江市相关领导调研浔阳古城文化旅游项目时曾说:“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要不断挖掘和拓展九江的历史、文化内涵,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提升九江文化旅游品牌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近期,浔阳区正掀起了一股诵读红色家书的热潮,并慢慢扩展形成一股红色文化旅游的氛围。
由上海戏剧学院创作的讲述中华儿女历尽艰辛、前赴后继,实现民族复兴之大型现代歌舞诗《红》,已经连续多日在浔倾情演绎并迎来满堂彩。
“演出场面真是太震撼了,那种红黑色彩的视觉冲击和演员的表演张力,无不体现出那个年代的革命精神和红色力量!”一些观众分享观后感时表示。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富含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才具有长久的生命力。除了红色文旅外,浔阳还深入挖掘历史、民俗、宗教和山水等文化资源,进行科学规划,重点开发,走差异化和特色化发展之路。
许多景区都可见仿古表演、乐器弹奏、故事陈列、情景再现等创意项目。
来自北京的一群游客正身着古服在浔阳楼下拍照留念,他们说:“一直很想体验古代文人墨客那种风雅气度,景区提供的这些场景和服饰能让我们很好的浸入到不同历史文化时期,感受个中魅力。”
浔阳区旅游委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该区将通过打造诗歌文化、名人文化、酒文化、饮茶文化、祈福文化等体现出古浔阳的底蕴和特色,打造成九江城区文化旅游精品,提升旅游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