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8年06月25日 星期一

德阳:当好农民工的“娘家人” 力促返乡创业

■中国城市报 许竟 《 中国城市报 》( 2018年06月25日   第 06 版)

  过去,从包产到户到进城打工,众多农民离开家乡外出务工经商;如今,从落脚城市到返乡打创业,不少农民工选择不再漂泊,转身成为“创客一族”。告别都市,回到田园,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浪潮正不断推动城乡社会的转型升级。

  日前,四川省德阳市人社局、德阳市农劳办与四川省德阳大建劳务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在北京举行了“德阳市驻外返乡创业和转移输出服务联络站”授牌仪式,标志着德阳首个驻外返乡创业和转移输出服务联络站正式成立。今后,德阳将陆续在不同的城市建立20余个联络站。

  据悉,德阳市每年将给予每个站2至4万元不等的就业创业服务补贴,联络站将充分发挥其“桥梁”作用,一方面引导农民工返乡下乡创业,另一方面也帮助德阳籍农村劳动力特别是贫困家庭劳动力输出到市外就业。

  德阳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成立联络站,就像是德阳在外劳动输出和动员引导返乡下乡创业有了一个大本营,对于一年到头劳苦奔波的德阳兄弟姐妹也算是一个“娘家人”了。

  洪明,是德阳市中江县通济镇土桥村的返乡创业者之一,如今也是洪家沟生态养殖场的负责人。在了解到家乡的变化后,洪明决定回乡承包土地从事小香猪养殖。经过两年的努力,养殖场目前已存栏大小香猪200多头,2017年实现产值30万元,发展日趋稳定,预计今年可实现产值100万元以上。

  “今年我打算扩大养殖场规模,制定更为完善的管理体系,带领大家一起干,一起致富。”洪明表示,“2018年,我准备再流转20亩土地做饲料基地,吸纳更多的贫困户来打工,为家乡的发展尽一份小小的力量。”

  如今,四川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在家乡情结、产业转移和政府招引的共同作用下,“漂一代”的成功者们,也开始被家乡人寄予不一样的期望。过去盼他们做地方招商引资的纽带,如今更期望他们成为返乡创业的新榜样。

  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的刘海林,上世纪90年代在广东务工,后来开办了不锈钢抛光厂。在洽谈不锈钢抛光业务过程中,他发现广东、上海、云南、成都等地餐饮市场对牛肉需求量较大,因此决定回乡建立肉牛养殖场。

  2013年1月,刘海林带着资金、技术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在当地政府支持下,他顺利地在汉卿村7组承包了20余亩土地,投资1200余万元,兴建标准化牛舍12栋5000余平方米,修建了占地10亩的母牛繁殖场。2015年1月建成投产,并注册成立了中江县刘氏养殖有限公司,聘请有养殖经验的人员进行管理。仅一年多,该养殖厂年总产值就达2000万元。

  返乡创业的热潮下,德阳市的城乡面貌不断改善,而这背后,也离不开德阳市在返乡创业方面做出的努力。

  近年来,德阳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营造良好的创业创新生态环境为目标,建立起了创业导向、组织领导、政策支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和考核评价六大创业服务体系,搭建创业平台,培育众创空间,开展系列活动,优化创业环境,激发创新活力,在全市掀起了以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重点群体为主的全民创业热潮。

  截至2017年5月,该市已建成综合型或专项型孵化园区26个,完成创业培训20282人,农村草根人才创业人数达10132人,创办企业7478户,实现产值85.78亿元,全市返乡创业企业、各类专合社和家庭农场吸纳就业达30万余人,其中吸纳贫困劳动力2300余人,在创业带动就业、助力脱贫攻坚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苏州吴中区精细化社会治理惠民生
德阳:当好农民工的“娘家人” 力促返乡创业
平顶山市开展城乡建设“百日攻坚提速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