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8年06月11日 星期一

“泥水同治”打开城市水体治理新思路

■中国城市报记者 刘天瑞 《 中国城市报 》( 2018年06月11日   第 14 版)

  北京护城河(土城沟段)

  最近,生态环境部联合住房城乡建设部开展专项督查,一场关于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情况的“大考”,正在全国36个“水系”发达的重点城市展开。2015年,国务院发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中明确:2017年年底前实现河面无大面积漂浮物,河岸无垃圾,无违法排污口;2020年前完成黑臭水体治理目标。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建成区要于2017年年底前基本消除黑臭水体。

  三年来,全国各级城市掀起了一场黑臭水体治理的火热战斗,部分城市建成区多数水体已基本消除黑臭,更出现了一些成功的典型案例,比如北京的护城河河道整治和石家庄的滹沱河治理,而这两处成功的项目案例都与一项创新技术密不可分——泥水同治。

  创新思路解决顽固难题

  “城市水环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其水体或流动、或间歇性换水,而底泥是河道多年污染的积累,是河道黑臭和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换句话说,如果治水不治泥的话就是治标不治本。‘原位修复、泥水同治’技术就是恢复河道的生态系统,让河流湖泊从新恢复自净化功能。” 深圳研源环境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研源)的相关技术人员对记者表示。

  作为一家多年来致力于污泥(水)处置、河道湖泊生态环境修复的专业环保企业,深圳研源对于“泥水同治”颇有心得。

  “原位修复,泥水同治”的原理究竟是什么?与传统处理方式相比有哪些不寻常之处?

  上述技术人员告诉记者,深圳研源的“原位修复,泥水同治”技术,是采用新型生态修复剂与泥水充分搅拌,通过凝聚、吸附、电化学、螯合固定和分离作用,使溶存在污水中的物质(其中包括金属类的污染物)和悬浊物快速凝集分离,使污水转化为水质优良的清洁水。技术的核心是通过快速修复水体生态链的关键胚体——底泥,螯合固化底泥中的重金属,提高底泥氧化还原电位,激活土族微生物,重构生态系统,建立生物床,从而恢复水体的自净能力。

  记者获悉,作为“泥水同治”技术的勇敢尝试者,深圳研源刚刚获得了“中国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贡献企业奖”。该公司总监朱香阁对记者表示,未来5年,环保产业的走势将加速上升。政府在环境保护上的决心和力度都是空前的,加上对PPP项目的进一步规范,也让社会资本进一步加入到环境治理之中,更为企业创新创造条件。

  “泥水同治”恢复水体往日活力

  “泥水同治”,让很多失去生机的城市水体渐渐恢复了往日的活力。

  德胜门是北京著名的旅游景点,是古时老北京城最重要的城防阵地,今天德胜门外的土城沟便是元大都北京护城河的遗迹。然而随着现代城市的不断发展和飞速扩张,北京护城河的不少河段变成了充满绿藻的臭水沟。

  近年来,北京护城河在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渐渐恢复了往日的风采,而这一成果也是在反复的失败与尝试中获得的。

  因为北京护城河河道长期存在河水“黑臭”和富营养化问题。开始时,河道管理部门每年都要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物力对其整治,结果都成了临时的“表面文章”,效果无法持续。“原位修复,泥水同治”技术却有效而颠覆地解决了效果无法持续的治理难题。

  实践证明,整治后的土城沟段的河道水体各项水质指标均超过地表水Ⅴ类标准,河道外观有了明显改善,效果受到周边居民的广泛褒奖。

  石家庄滹沱河治理工程是“泥水同治”技术被成功应用的另一典型案例。

  本是石家庄母亲河的滹沱河由于常年干枯,加上沿途各县向其中排污,滹沱河生态环境日渐脆弱,其在河北境内有57.2%的河流断面处于重污染状态。2015年,时任河北省委书记的赵克志在石家庄市调研时提出要“让太阳照在滹沱河上”,不久滹沱河下游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全面启动。

  在整个工程中,近20年里沉淀下来的近半米厚的污泥层成了关键点,如果不能解决污泥,那么过不了多久,污染仍会回来。

  两年过去,“原位修复,泥水同治”技术的实践再次取得良好效果。目前该流域河道黑臭现象消除,水体变清,部分河段鱼虾重现。同时黑臭底泥也逐渐恢复为黄色土壤,并出现青苔。

环保督察首次写入地方性法规
“泥水同治”打开城市水体治理新思路
浙江首例海洋绿色金融交易所产品正式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