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8年03月19日 星期一

“三点半难题”如何破解?

■中国城市报 乔飞 《 中国城市报 》( 2018年03月19日   第 10 版)

  “课后三点半现象之所以会成为年轻父母和整个社会关注的难题,这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国教育发展特定阶段的产物。”

  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开幕会结束后,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人民大会堂首场“部长通道”上亮相,作为第一个发言部长,陈宝生回答的第一个问题便是课后三点半问题。“课后三点半”已不单单是一个教育问题,更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浙江大学副校长罗卫东表示,“课后三点半问题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比较特殊的问题,因为我国女性劳动力参与度非常高,双职工的家庭非常多,像其他发达国家,是不存在这么高的女性劳动参与率的,长时间来看双职工家庭现象会一直存在。”

  罗卫东坦言自己同样经历过“课后三点半”难题,“那时非常纠结,接孩子放学只能请别人帮忙,或者家长之间形成互助。”

  陈宝生细数了各地对“课后三点半”问题的解决方法,“上海、北京、南京和广西等地的‘课后三点半’改革做的有声有色,‘四种模式’各有所长,可以各走各的路,各出各的高招。接下来,可以总结成功经验加以推广,同时和有关部门协商解决三点半的政策性问题。”

  去年以来,多地出台办法,试图解决“三点半难题”。陈宝生介绍,目前已有25个省下发通知解决问题。上海规定校后服务要做到百分百全覆盖,并给予参与服务的老师以财政补贴。北京3点到5点定为校外服务时间,开展课外活动。南京探索弹性离校时间,广西探索利用社区资源解决托管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王璟告诉记者,“从2018年开始,天津所有的中小学将实行课后托管制度,学生自愿参加,不收学生一分钱,完全由天津财政拨款。”天津课后托管制度的推行,体现了课后托管教育制度在地方上的实现。

  各地在探索过程中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解决模式。“北京、上海利用财政进行支持,南京、天津、长春在探索‘家长+校内+志愿者’的模式,但实际效果仍然有限。”中国学后托管教育联盟创始人张洪伟表示。

  对于解决“三点半难题”,社会上一直存在两种声音,一种观点认为,课后托管应该完全由政府财政兜底,由学校安排学生参加校内的课外托管。另一种认为,应该依靠社会力量,由校外托管机构来解决家长的接管难题。

  张洪伟认为,对于破解“三点半难题”,无论采用上述哪一个单一方案都有失偏颇。“需要‘双管齐下’,政府和学校保证基础的托管需求,社会机构保证个性化需求。这个方式在国际上也是通行的方式。

  “社会力量就是指目前存在于体系外的几十万家托管机构和几百万的从业者。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如果政府和学校能够根据居民收入和家长的意愿度来满足家长的分层需求,在合理的引导和规范下,社会力量就会发挥相应的作用。”张洪伟解释道。

  对于引进社会资源进入学校目前面临的问题,陈宝生回应,“这是个新问题,如何依靠社会力量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做进一步探索。”

共享单车+大数据 出行有序又“智慧”
热议·共享
“三点半难题”如何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