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7年12月04日 星期一

护工市场难觅“正规军”踪影

持证上岗才能让患者安心家属放心

■中国城市报记者 康克佳 《 中国城市报 》( 2017年12月04日   第 17 版)

  今年4月,中国生命关怀协会与北京卫生人才培训中心共同开展了《医养照护专项技能培训》项目。

  近年来,在各大医院病床前经常能看到“护工”的身影,他们照顾着患者的起居饮食,为患者家属缓解了很大压力。然而,由于护工水平参差不齐而导致的患护矛盾也频频发生,让炙手可热的“护工”市场引来不少质疑。

  “业余”护工质量参差不齐

  日前,记者来到北京各大医院,对护工行业的现状与痛点进行了实地采访。

  “父亲由于脑梗导致瘫痪卧床已多年,前些天来医院检查,发现有些问题便准备住院治疗,由于家里人少,就通过一些陪护广告上的电话找到一位50多岁的护工来帮忙。但是接触下来我发现这位护工很不专业,连给老人翻身拍背也很笨拙。”张女士无奈地告诉记者。

  其实,像张女士这样遇到“业余”护工的情况并不是个例。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不少医院的卫生间、楼梯走廊墙壁上都用签字笔写着陪护及电话,一些医护人员介绍,目前市场上的护工队伍很大一部分是四处打游击的“散户”,他们一方面通过同乡、熟人之间互相介绍,经常出没于医院揽活;一方面靠护工经历积累下来的资源,由病人家属向其他人推荐。而这些“散户”在照护过程中,不与病人家属签订劳动合同,口头约定陪护价格,责任分工不明确等问题也频繁发生。一旦发生纠纷,都将造成护工及雇主的“维权难”。

  据业内人士透露,由于护工行业管理政策的空白,导致护工从业几乎零门槛,不少护工没有通过任何培训就上岗。而且,在不少医院的医疗服务价格项目中,没有“护工费”这一收费项目,护工服务收费没有统一标准,在护工市场供不应求的情况下,随意哄抬服务价格等乱象时有发生。

  培训上岗让患者安心

  对于请陪护工,不少患者家属都有自己的看法。在张女士看来,护工的出现非常有必要,但陪护行业并没有一个有效的监督机制和管理规范。

  如何在陪护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推进护工规范化管理,成为不少医院推行“零陪护”的工作重点。

  正在病房给患者准备洗漱用品的马玉芬穿着一身蓝色工服,区别于护士的白色制服,马玉芬说:“主要是为了让患者和家属好区分。”

  给患者擦身、更衣、翻身等琐碎活儿,马玉芬干了十多年。与之前在医院门口找患者家属不同,如今的马玉芬通过护工考试,成为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的正规护工。

  医院护工也要持证上岗这件事儿,让曾经的马玉芬觉得有些“多余”,而如今的她却对本报记者说:“干这一行不仅要能吃苦,专业知识、人情练达、随机应变等方面缺一不可。刚开始做护工的时候,是从医生、护士朋友那里学到一些护理‘皮毛’,没有什么正规培训,都是一边护理一边学习,一点一点积累经验。但是,在加入公司之后,系统的培训和严格的考试、考核标准,不仅能让自己有一个稳定的患者照护来源,也能更好的服务于患者。”在她看来,接受正规的培训,对雇佣双方来说都是一份保障。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护理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该院通过引入正规的护工平台,通过平台对护工进行招聘、培训、派遣和管理,为有需要的住院病人提供陪护服务,再由医院对其进行监督。在实际工作中,医院医护人员常常对陪护工进行业务指导,监督陪护质量的同时提高陪护水平。陪护工从无人管理到有序管理的局面,既维持了正常的医疗环境,也能保障病人及家属的合法权益。

  政府助力推进护工市场规范化

  推动护工行业走向规范化,除了医院,还需要有关部门和社会等的共同配合和努力。

  不久前,深圳市针对陪护人员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缺乏统一执业标准和规范等问题,发布了《深圳市医疗机构陪护人员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以对陪护人员进行规范管理,并已经施行,试行3年。

  《办法》规定,医疗机构登记陪护人员的信息主要包括姓名、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联系电话、住址、与患者的关系等内容。这也意味着,在陪护人员监管上,深圳将实现陪护人员信息的登记管理。

  深圳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解释,未来陪护人员从事陪护活动前要做登记,陪护活动时需佩戴医疗机构发放的标识牌,陪护活动中接受医疗机构及卫生技术人员的指导和管理。该办法的出台,在内地尚属首例。

  在北京协和医院副主任护师吴欣娟看来,要使护理工作得到平衡发展、护理质量不断提高,必须加强对护理员的管理,理顺护工的工作职责不容忽视,她对本报记者说:“护理人员岗位职责不清是当前的普遍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理顺各级护理人员岗位职责,它是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理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是科学的护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实不论从护工自身还是病人家属,都希望有一个好的方式,让这个行业健康发展,毕竟护工行业已经不可或缺。”马玉芬说。

  编后:

  病人及其家属需要一个优良的陪护环境,高质量的陪护服务。随着社会的发展,陪护人员的市场需求也会越来越大。做好陪护人员的管理,处理好与陪护人员的关系,提高病人及陪护人员的满意度,从深层次上实施护理服务,实行陪护统一、正规化的管理是医院解决陪护管理工作最实用、最有效的途径。只有对陪护人员进行明确规范,才能消除各种隐患,使患者信赖医院,从而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

护工市场难觅“正规军”踪影
镇江市民主要健康指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重庆把养老服务站开到家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