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7年10月02日 星期一

基于国家框架体系推进新型电子政务建设

■张勇进 《 中国城市报 》( 2017年10月02日   第 02 版)

  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在信息社会的大背景下,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离不开电子政务的协同支撑。电子政务近30年的曲折发展,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积累了无数复杂且带有深层次的问题。新型城镇化建设,正在呼唤新型电子政务的出现。根据各地基层的实践和十九大后发展预判,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新型电子政务建设和管理将需在国家技术框架体系的轨道内全面运转。

  传统的电子政务建设模式急需转变。过去一段时间内,电子政务建设自发、自主、自创偏多,尤其是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和强势中央部门,电子政务系统建设百花齐放,依其行政权力范围和深度尽力扩张。来自上级部门,乃至内设处室的无数信息烟囱直插全国各地最基层,给本已任务繁重的公务员带来不断切换界面、重复提交数据、重新开关系统的苦恼。各级各类部门开发的应用系统,也要求管理对象不断重复提交各类相同或类似办事材料,这些群众办事过程中的拦路虎,变成了新的信息扰民。大数据、政务服务、电子政务、智慧城市、人工智能、数据开放等各类新名词、新概念不断涌现,让人应接不暇,很多政府部门相关领导并未完全理解其中之精髓,尽管试图寻求通过调整电子政务管理体制机制来应对,但是实际收效甚微,甚至比之前更加混乱。总的来看,传统的多数电子政务建设和管理因为缺乏总体的技术行政框架的约束,小系统、小平台、小网络、小应用野蛮生长,再加上碎片化、零散化、技术化的“新型”管理推波助澜,已经形成的部门专网和信息孤岛四处林立、上级部门部署在基层的无数终端缠绕不清、基础设施每隔三五年推倒一番重新投资建设、向社会反复采集同类数据的无序局面,酿成网络联通难、信息共享难、系统互通难、数据开放难、业务协同难的后果。这种建设和管理方式,各方都不满意,不可能再持续运转下去,必须彻底加以改变。

  新型电子政务将在国家和地方双层框架体系的规范轨道运转。近些年来,我国的电子政务公共基础设施正在逐步成型。近几年内,有可能在技术层面和管理层面形成国家和地方双层总体框架体系。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在打通国家部委、各省市、地级市和区县的基础上,正随外网业务需求的扩展,不断延伸到多数省直部门、部分市属部门和区县部门乃至乡镇。国家“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国家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国家政府门户网站体系、国家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等一批国家级跨部门、跨层级、跨业务域、跨地域的大平台、大系统、大应用正在快速推进。这些大平台、大系统、国家电子政务体系中具有四梁八柱作用的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体系、国家数据开放平台、国家政府门户网站体系,将成为国家和地方双层框架体系的关键性核心信息行政基础设施。未来,新型电子政务将会在国家和地方电子政务总体技术架构的规范下,优先且强制利用现有的国家公共共享交换平台、国家公共政务网络、国家公共数据平台和国家级跨部门大系统、国家各级电子政务云平台设施等电子政务国家资源,有序建设,依规推进。而且,在顶层框架体系的支撑下,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形态都会发生巨大的改变,既包括多个部委共建的国家级重大应用系统,也包括市区县乡的新型特色业务应用系统。

  相应地,新型电子政务在管理体制和机制上也会发生巨大的变化。目前,一些地方正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还有待观察。(作者系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副处长)

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
通州应多中心、扁平化、均衡发展
基于国家框架体系推进新型电子政务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