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电动汽车市场继续保持产销两旺,新能源车保有量超过百万,稳居世界电动汽车市场第一大国。买了电动汽车,能不能用得舒心?这其中,充电是最大的问题之一。
近日,北京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新建建筑停车场必须预留充电条件,全市机关单位内部停车场应含充电停车位,新建小区停车位须100%具有安装充电桩条件。
新小区车位100%预留桩位
据记者了解,截至今年7月底,北京市新能源汽车数量达到14.14万辆。全市已累计建成约9.75万个充电桩,基本形成六环范围内平均服务半径5公里的公用充电网络,初步实现了1个桩配1台车。其中,个人自用桩约6.87万个,配建比约为75%,商场商圈、交通枢纽等公共停车区域建成1895处、约1.75万个。
但是,具体到每个电动汽车车主,情况却差别很大,10万电动汽车车主中只有6万多有自己的私人充电桩,还有3万多车主只能依赖公共充电桩,“充电焦虑”依旧存在。有车主表示,由于没有私人充电桩,充电就像打游击,哪里有共享的桩就去哪里充。大力新建公用充电桩成为破解新能源车推广难的关键之一。
北京市城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市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实施意见》,首次对新建、既有建筑的停车位配建充电设施作出了量化要求。
据介绍,新规定将充电设施配建指标纳入规划设计规范,明确新建建筑配建停车场及社会公共停车场中充电设施的建设比例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其中,办公类建筑不低于配建停车位的25%,商业类及社会停车场库(含P+R停车场)不低于20%,居住类按照配建停车位的100%规划建设,其他类公建如医院、学校、文体设施等不低于15%规划建设。“新建小区100%规划建设,意思是每个停车位都要具备安装条件,车主买车后就能直接装充电桩,不用再申请改电增容,说白了就是开发商设计建设时就要考虑充电条件。”
同时,对于具备电源条件的既有办公区、大型商场等公用停车场,新规要求必须配建不低于车位数量10%的公用充电桩,如果电源条件不能满足的,先期建设不少于2个公用充电车位。
北汽新能源汽车副总经理王可峰认为,对于新能源汽车研发企业来说,充电设施的跟进无疑是利好消息。他说:“原则上我们肯定是欢迎充电网络,建的越多越好,对大家充电肯定是有帮助的,充电相对在北京还是方便的,但是还有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是布局的问题,另一方面是设备使用率或设备良好率比较低。因此,希望将来能把充电网络铺设得越来越广。”
充电区域多元化
家住朝阳区六里屯街道甜水园北里的薛女士准备购买新能源车,但是“充电难”,令她望而却步。薛女士说,由于小区建筑年代较早,小区内并没有充电设备,而且小区附近也只有几处电动充电桩。
《意见》中规定,将充电设施建设纳入北京市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内容,引导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积极支持和配合充电设施建设,属地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做好指导、协调和督促工作。
据介绍,北京市正在对既有小区进行分类配建充电设施。
第一类是具有固定停车位及电源条件的小区,相关部门将督促电动车企业(含4S店)按规定组织建设私人自用充电桩。
第二类是无固定停车位、有电源条件的小区,相关部门将积极推动在小区内配建公用充电设施,简化相应的改造建设手续。
第三类是既无固定车位、又无电源条件的小区,新规要求积极推动投放移动充电设施,并结合路侧停车位施划及电源条件,研究试点建设公用充电设施。“这类小区是充电桩建设的难点。”北京市城管委加油(气电)站综合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说。据了解,市住建委等相关部门正在积极投放移动充电设备,先期投放市场的移动充电设备平均每度电价格为1元,车主可以通过刷卡或者微信支付电费。
今年,北京市计划在200个小区推广500台移动充电宝,解决社区电动汽车充电难问题。
不仅如此,此次按照《意见》,北京市各级公共机构(包括各级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国有企业新建内部停车场的充电桩数量也需达到车位数的25%,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意见》还提出,各单位应自主投资或联合充电设施建设运营企业投资,建设充电设施。鼓励单位内部充电设施对外开放服务。这意味着,未来,市民也可在单位实现充电。
构建充电统一平台
在现实中,除了车多桩少的问题,另一问题是很多充电桩的使用效率不高,甚至出现闲置,其原因在于充电桩没有实现共享、接口不统一,而且充电桩运营建设企业众多,资费结算需在各自APP中进行。
此前,国家出台了统一标准,促使全国200多家充电桩运营商的设备接口统一。同时,由国家电网建设的全国智慧车联网平台,目前已经接入全国75%的充电桩,有了这个平台,用户只需要在手机上下载一个APP就可以实时获取周边的充电桩,使电动汽车充电更加方便。
这次,北京市出台的《意见》中指出,将整合不同企业的充电服务平台信息资源,促进不同充电服务平台互联互通。并优化公用充电设施管理服务平台,完善状态查询、充电导航、充电预约、费用结算等功能,提高充电服务的智能化、便捷化水平。
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目前,北京市共有约40家充电桩运营建设企业,正在与各平台对接,可通过统一平台进行启停充电、费用结算等。
根据《意见》,到2020年,北京平原地区将建成平均服务半径小于5公里的充电网络。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意味着,以后每5公里便可找到一处公共充电区。
在部分城市重点区域,充电网络还将更加密集。根据《意见》,城市核心区、城市副中心、“三城一区”、2022年冬奥会延庆赛区及北京新机场,到2020年实现上述重点区域充电设施平均服务半径小于0.9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