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7年08月07日 星期一

放权加服务 把握特色小镇建设的度

■李铁 《 中国城市报 》( 2017年08月07日   第 02 版)

  中国提出发展特色小镇,是对当今城市发展路径的一种新选择。由于大城市发展过快,城市病特别严重,这使得人们对大城市的管理力不从心。随之而来的人口问题也越发严重,不只是居民产生不满,城市管理者也开始质疑:是不是还要继续走这种大城市、特大城市的发展路径?

  特色小镇的提出,是对我国三十年城市化道路的一种总结:我们或许可以通过合理的城市群、大中小城市分布,推进小城镇的发展,来更好地带动实体经济发展。在特色小镇的空间里,推动创业成本较低的实体经济发展,从而寻求一种新型的城镇化道路,这个意义是很重大的。

  现有的特色小镇主要有两个特点。一个是绝大多数特色小镇都是低成本的,包括土地、劳动力、消费、管理、公共服务等成本低廉,而产业会自动流向成本低的地方。另一个是特色小镇的发展是按市场规律进行的空间选择,即产业聚集到这个空间带动人口聚集,或人口聚集带动产业聚集。但只有成本低的地方,才能形成人口的聚集效应。

  特色小镇一定和大城市有互补性,但必须指出的是,绝大部分特色小镇都不是一天建成的。一个以市场经济为主导的小镇,包括人的聚集、成本的聚集,最终形成聚集效应、形成产业,这个过程需要十年八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现在一些地方政府就是在“找特色小镇”,是为了证明他们支持特色小镇的发展,希望通过申报特色小镇,获得项目支持以及一些土地指标。至于小镇的特色在哪里,他们并不是很清楚。政府通过选点的方式寻找特色小镇存在很大的问题。发展特色小镇是市场自动选择的行为,是随机的,产业的发展都不是政府规划出来的。

  我建议,当前我国发展特色小镇要尊重国际上城市发展规律、尊重中国特色小镇的规律,不能在全国大搞特色小镇,提出每个省搞多少个特色小镇这种要求。而是更多地通过政策疏解,下放权力,让地方政府根据当地形势,以服务来支持创业者,而不该提出硬性要求。更重要的是要处理和校正好特色小镇发展导向问题。

  首先,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地方政府不要盲目跟风,也不能“赶时髦”,应当结合地方经济的禀赋和要素资源,因地因时引导中小企业积极参与特色小镇发展建设。

  其次,要激发中小企业家的活力,像大城市郊区这种高投入的是一种类型,但是更多的特色小镇,我们看到的不是由单个企业家,而是由无数个企业家建设出来的。小镇要给中小投资者投资机会去创业。

  再次,要营造特色小镇发展软环境。政府该做什么?创造这种软环境,下放权利,不要规划得那么严格,不能动土地、房产。

  最后,要最大限度创新企业和市场主体的发展成本。不能规定过高,不能要求过严,不能用传统计划经济的方式,要搞好服务。我相信浙江、长三角、珠三角的特色小镇都是政府给予充分帮助的环境下形成的,如果政府管的严就发展不到今天。怎么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是我们必须要面临的问题。

  总的来说,就是上级政府要放权,基层政府要服务。现在,政府的行为存在两种方式——过度有为或过度无为。无为就什么都不干,那肯定不会有特色小镇的出现。但如果过度有为了,什么都想去干,那肯定干不了。各级政府就是要在特色小镇的发展中把握好这个度。(作者系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理事长)

新型城镇化要在生态文明上多下功夫
加快“一带一路”城镇化国际合作
放权加服务 把握特色小镇建设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