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7年08月07日 星期一

新型城镇化要在生态文明上多下功夫

《 中国城市报 》( 2017年08月07日   第 02 版)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深邃的思考直面人民诉求,以全新的理念指导生态文明建设。

  工业革命以来,城镇化的推进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在长时间内处于冲突状态。大规模推进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城市空间的扩张,必然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而对一个区域或国家来说,保护好生态环境就必须实行限制性、约束性的空间开发。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将推进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通过生态文明建设调整产业结构、转变消费方式,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通过推进城镇化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融入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生态文明是社会演化到一定历史阶段、符合规律的必然趋势。面对资源枯竭、环境破坏、生态紊乱及人与自然日趋对立的严峻趋势,我们应该重新审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客观规律的关系,深刻认识到尊重规律、保护自然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牢固树立尊重、敬畏、适应自然,使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生态文明理念。党的十八大确定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突出生态文明建设。与以往的城镇化道路相比,其“新”的要义,就是按照生态文明的原则来进行城市、区域的产业布局、空间布局,充分考虑生态的承载能力,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实现生态文明的建设任务,在生态文明的建设中提升城镇化的质量与现代化的整体水准,从而探索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与区域协同发展、城镇与乡村互动进步的现代化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重视生态文明,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体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依托现有山水脉络等独特风光,让城镇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的干预和损害,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这是对未来生态文明理念的城镇化的美好愿望,既体现了对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的尊重,也是对百姓诉求和愿望的尊重。

  习近平总书记还特别强调环境生产力理念,把“自然休养”发展为更为积极主动的“生态修复”,强调“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当前,新型城镇化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已经进入破解深层矛盾的关键期,它的增长方式迫切需要从外延式向内涵式过渡,从速度型向效益型过渡,从粗放型向质量型过渡,从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战略驱动转变。在这种背景下,新型城镇化尤其是中小城市的新型城镇化应该与生态文明融合发展,积极构建经济、社会、文化等生态化发展格局,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当然,新型城镇化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是我国社会发展特定时期必然的历史产物,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跳跃进行。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镇历史文脉,遵守客观规律,因势利导,统筹进行,确保新型城镇化是一个符合历史潮流的自然阶段。既要积极稳妥、扎实有效,又要明确方向、统筹规划、多措并举、狠抓落实,要让人们有尊严地生活。

  总之,新型城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生态文明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标杆。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生态文明建设必将深度融入新型城镇化全过程。

新型城镇化要在生态文明上多下功夫
加快“一带一路”城镇化国际合作
放权加服务 把握特色小镇建设的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