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哈萨克族是酷爱弹唱、酷爱诗歌的游牧民族,这个民族在历史上创造出了多项闻名于世的文化遗产。除了早已耳熟能详的大众文化阿肯阿依特斯弹唱外,铁尔麦可以算是另一种具有代表意义的弹唱形式了。
在哈萨克语里,铁尔麦意为撷取精华、精挑细选,是一种从哈萨克族谚语、格言、诗歌祝福、品评、劝导、致谢、警句、箴言等文艺作品中集萃精华、配以冬不拉伴奏的演唱形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沙湾县文化馆馆长赵刚告诉中国城市报记者:“铁尔麦主要以歌颂英雄、宣扬公正无私、教育子弟、祝福老人、祈福安康等为目的,被人们称之为哈萨克族口头文化的‘活化石’”。
历史渊源深厚
据记者了解,铁尔麦艺术形式生成的确切时间已无法考证。作为哈萨克族最原始、最早出现的一种演唱形式,铁尔麦最初或出现在公元8世纪—9世纪,即哈萨克族克普恰克部落之乌古斯汗时期。
相传有位名叫阔尔库特的音乐家,借吟唱的形式,用生活哲理教诲和启迪人,受到人们的喜爱。此后,这种艺术形式就流传了下来。
据哈萨克族史学家和语言学家尼合买德·蒙加尼介绍,阔尔库特走过很多地方,创作了许多曲子,流传至今的仍有20多首。他被称为哈萨克族的“娱乐之父”。
12世纪,钦察部落布哈尔汗时期,弹唱艺人库巴台肯会在民间节庆活动时,自弹冬布拉演唱。13世纪,成吉思汗的近臣克尔布哈也善弹唱。到15世纪初,人们就把这种弹唱形式称为铁尔麦。阿山·海戈创作的铁尔麦《湖里游的褐色鸭》是至今仍流传的、最早的一首铁尔麦曲目。
2008年,铁尔麦被正式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蕴含丰富智慧经验
目前,哈萨克族的铁尔麦艺术分布范围特别广泛,主要分布在我国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昌吉州,以及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蒙古等国。
可以说,铁尔麦渗透到了哈萨克族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内容丰富到几乎囊括了历代哈萨克族人民在游牧生产和生活等诸多方面的经验和经历。
赵刚告诉记者:“哈萨克族的铁尔麦艺人在民间搜集、挖掘、整理大量雄辩智慧的谚语、格言警句和哲理,然后用精炼、通俗优美的诗歌语言总结和抒发自己对美好大自然的热爱、对大千世界的认识,传授人生经验、启发教育广大民众。”
通常来说,人们会在群众性的大小型集会(如阿肯阿依特斯会)、喜庆的日子、宗教节日、婚嫁礼仪式等场合演唱。一般由一个人(单人)自弹自唱,以冬布拉或库布孜作为伴奏乐器,可以坐唱也可以站唱。
“根据内容、表现形式、音乐结构和表达感情的不同,铁尔麦可分为歌唱性和叙事性两种。叙事性铁尔麦无固定单场次和曲名。一般即兴填词,常带有戏谑的性质、叙事性强。”赵刚介绍。但无论是哪一种,那一声声发自喉咙深处的说唱,都是以引导人们崇尚道德、明辨是非黑白为主要目的。
因为是在吸收了哈萨克民歌音调上丰富发展起来的,铁尔麦旋律起伏、音域宽广,既有民歌的质朴特性,也有细腻的情感表达。在赵刚看来,铁尔麦唱腔旋律流畅,抒情悠扬,有非常深刻的表现力。
校园培养重建传承机制
世代以来,哈萨克族逐水草而居,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如今,许多哈萨克牧民走下了马背,逐渐告别了游牧生活。伴随社会生产方式的改变,哈萨克族人民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较大改变,铁尔麦演出场所逐渐变少。
赵刚向记者指出,哈萨克族主要以部落为基本生活单位,因此铁尔麦是以家族传承为主要方式,原生态的传承机制受到严重威胁后,铁尔麦曲艺传承后继乏人。
据资料记载,20世纪50年代以后,铁尔麦开始登上舞台,发展至今已成为新疆各乡镇、县市、地州等不同等级的阿肯弹唱会上固定的表演项目。而2012年,在新疆乌木鲁齐市召开的首届铁尔麦研讨会上,来自全疆各地的铁尔麦研究专家、铁尔麦演唱者及哈萨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家学者对铁尔麦的传承和发展进行了研讨,为其保护和传承打下了基础。
目前,铁尔麦传承面临的关键问题是“学的人少了”,“但我们通过铁尔麦入校园,让这种曲艺形式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赵刚表示。
目前,沙湾县二中及商户地乡、大泉乡、博尔通古乡三个乡镇的学校都开设了学习铁尔麦相关课程。
赵刚指出,“通过专业艺术院校和业余培训班的培养,大量创作型、演唱型人才充实了铁尔麦队伍,也提高了整体的艺术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