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7年07月24日 星期一

城市产业结构调整需因地制宜

■孙祥栋 《 中国城市报 》( 2017年07月24日   第 02 版)

  集聚经济是城市经济增长的推动器。产业集聚或者来源于城市“专业化”的产业结构,或者来源于城市“多样化”的产业氛围。针对“是专业化还是多样化促进了城市可持续增长?”这一话题,学界仍然莫衷一是。

  笔者认为,产业结构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与城市规模等因素密切相关。在城镇产业结构调整、城市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城市需找好定位,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认真评估本地产业发展策略,杜绝招商引资“见商就招”“有资就引”,需因城而异、因地制宜地调整本地区产业结构。

  一方面,小城市或镇应充分发挥产业专业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注重结构调整。

  在城市或镇规模不大的情况下,专业化的产业结构对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需加强引导,在财税、金融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促进产业专业化镇、产业专业化小城市进一步发展壮大。但同时,由于我国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城市大多数属于资源型城市,其中超过一半的城市面临资源枯竭问题,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已是迫在眉睫。

  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主要途径有两个:一是在原有产业的基础上,改造传统产业。要加强科技创新投入,注重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降低对资源的依赖,深挖资源禀赋潜力,促进原有产业链向左右岸延伸、往上下游拓展。二是立足自身实际,培育新兴产业。美国底特律和匹兹堡这两座城市为我们提供了两个对比鲜明的案例。底特律是著名的汽车城,汽车产业是该市的支柱产业,随着汽车产业的衰落,城市开始没落,并最终于2013年宣布破产。匹兹堡曾是美国著名的钢铁城,上世纪80年代起,该市钢铁工业开始衰落,但通过积极培育新业态,使科技产业、教育、医疗逐渐成为新的支柱性产业,过去的钢铁城已经转变成美国最适宜居住的城市。就国内现状而言,需积极把握当前国内产业发展趋势,结合本地实际特征,发展新兴产业,促进产业转型。

  另一方面,大中型城市应促进产业结构的多元化以加速知识溢出。

  研究表明,当一个城市规模较小、多样化程度较低的时候,“大而全”的产业结构会抑制城市发展。但当这个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多样化程度进一步提高,随着行业间知识溢出的加速,城市便会得益于其多样化的产业结构。因此,大中型城市应促进城市产业的多元化发展。

  但是,产业多元化发展需要注重引导产业“此消彼长”。具体而言,要符合世界城市发展潮流,将传统产业(如传统制造业)从城市地区迁出,同时培育新产业,防止产业空心化。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第二产业对城市经济产生的作用相对弱化,第三产业变得至关重要,国际化的大都市普遍进入了服务经济时代。有研究显示,1960年后,英国1/3的企业迁移均是从城市的中心迁向城市郊区的。中国的特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和广州等也都表现出类似的特征。以北京为例,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北京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建立了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发展道路。改革开放以后,北京的工业化水平高速发展,此时为了适应城市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北京于1985年后对城市工业布局进行调整。此后,北京化工三厂、北京变压器厂、首钢股份有限公司先后搬离市区。与此同时,北京的第三产业发展迅猛,自上世纪90年代起,第三产业吸纳的就业占就业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超过第二产业,并继续上升。目前,北京已是我国多样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多样化的产业结构加速了知识的溢出,为城市创新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作者系国网城市能源研究院研究员)

金融强监管意在稳发展
互联网与实体经济融合的五大关键
城市产业结构调整需因地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