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7年07月03日 星期一

结合“国家所需、香港所长”定位香港角色

■郭万达 《 中国城市报 》( 2017年07月03日   第 02 版)

  今年是香港回归20周年,在3月份全国“两会”上,粤港澳大湾区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上升为国家战略。无论是国家“十三五”规划,还是“一带一路”倡议,都指出要提升港澳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地位和功能,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促进港澳经济和民生的发展,确保“一国两制”实践的成功。

  从国家区域发展战略格局上来看,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重大的发展战略,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布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与长三角、京津冀一样,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重要的增长极,是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力量。在国家区域发展新格局中,粤港澳大湾区的独特性进一步凸显。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规划是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国家区域发展画上了浓重的一笔。粤港澳大湾区也将会成为国家对外开放的先行区、成为“一带一路”的重要支点、成为国家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载体。

  作为一个高度发达的城市经济体,香港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建设中,具有独特的优势。香港是世界上著名的自由港、单独的关税区,具有中西融合的文化以及发达的国际交往网络等,香港要利用好“一国”之利和“两制”之便,把这两个优势结合起来,让体制的优势更好地转化为竞争的优势。

  香港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将扮演重要的角色,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主动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也将大力提升大湾区在金融、贸易、物流、教育等领域的国际竞争力。未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也将为香港注入新动力。打破各种障碍能够带来要素流动的利好,同时湾区内各个城市经济发展程度有梯度差异,这意味着,产业有差异,成本也有差异,大湾区城市群互联互通后,能够带来互补的好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将会给香港带来更广阔的市场和空间,缺空间的小型经济体一定要有腹地来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就成为了香港的腹地,无形中扩大了香港的发展空间和市场空间。

  那么,应该如何发挥香港的作用呢?首先,要结合“国家所需、香港所长”来定位香港的角色。比如,创新是国家所需,组织全球的科技资源是香港所长,粤港澳大湾区在实现创新驱动方面就可以发挥香港的作用,使大湾区成为全世界高端科技资源的汇聚地。其次,粤港澳大湾区内交通基础设施需要更好地联通。联通后就能提高效率,对企业来说成本也就下降了,也能提高市民或是商务人士互联互通的效率。香港的交通规划和有效的组织运行体制可以给大湾区建设提供借鉴。第三,粤港澳大湾区一定是宜居、宜业、宜行、宜游的,要通过大湾区城市群规划来避免“邻避效应”,共同保护好环境,共建“优质生活圈”,在这方面香港同样可以发挥带动作用。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内的各个城市发展的都很不错,我们要避免“龙头之争”,要更强调构建利益共同体。在互联网时代,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规划应该是多中心、多节点的城市网络,要打破行政阻隔和跨境障碍,促进要素的自由流动。同时,要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通勤高效的大都市圈,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要先行。此外,如何把制度的差异转化成多样性、多元化的组合优势,如何利用不同的差异实现融合发展的目标,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既要尊重个性、尊重差异,又要将其转化为融合发展的制度安排,通过中央层面和地方层面的设计,有效地建立沟通和协调机制,特别是顶层的沟通协调机制,让沟通和协调在大湾区建设中更畅通。

  (作者系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全国港澳研究会副会长)

向香港学习城市精细化管理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助力“一国两制”行稳致远
结合“国家所需、香港所长”定位香港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