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7年06月12日 星期一

中国车企借“一带一路”共赢同发展

■中国城市报 了了 《 中国城市报 》( 2017年06月12日   第 11 版)

  会议现场

  近两年来,中国品牌汽车在国内市场表现抢眼,但海外事业还在起步。而今,已呈“燎原”之势的“一带一路”建设,将为我们这个时代提供追求共同繁荣的伟大机遇。中国品牌汽车的海外事业如何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助推中国迈入世界汽车强国行列,将是摆在汽车企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那么,“一带一路”建设将如何为中国汽车提供机遇?新形势下的汽车企业又该如何着眼海外发展?从中国品牌走向世界品牌蜕变之路还有多远?

  在2017全球汽车论坛上,原商务部对外投资和经济合作司商务参赞陈林、清华大学法学院郑裕彤讲席教授、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原副董事长、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高西庆、奇瑞汽车国际公司执行副总裁杜维强、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杨波,以一场头脑风暴的形式做了探讨。

  历史机遇初显威力

  陈林指出,“一带一路”给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对于汽车行业来说,是走出去的发展契机。从战略发展眼光来看,“一带一路”一头是活跃的经济圈,一头是大家熟悉的中国的经济圈。这对于中国西部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内是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对外是引领和平发展的中国倡议。总体来说,“一带一路”建设将加速中国汽车企业走出去。

  2016年,中国品牌汽车出口总量为70万辆,相较当年1400万辆的中国品牌产销量而言,这一出口规模并不大,但借势“一带一路”,中国品牌汽车未来的出口形势将一片大好。

  陈林举例介绍,在白俄罗斯,有一个中白工业园,吸纳了很多中资企业参与建设,吉利汽车的零部件企业正准备入驻。“如果能够进入中白工业园,提供基础设施,可以很快的满足发展需求,为吉利汽车的国际化赢得机遇。”

  提及汽车出口,近年来,奇瑞深耕“全球价值链”,国际化能力显著提升。今年前4个月,奇瑞延续了去年的迅猛势头,累计出口新车34190辆,同比增长25.5%。其中4月单月汽车出口量达10030辆,同比劲增58.2%,环比增长11.1%,远超市场平均增幅,连续14年获得国内汽车企业出口销量第一。

  “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建设以来,中国品牌汽车在沿线国家出口量逐年提升。2016年,奇瑞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量占比近65%。‘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已经成为中国品牌汽车对外出口的主战场。” 杜维强说到。

  不可忽视的出口顽疾

  虽然中国品牌汽车的出口量在增加,但在杜维强看来,中国品牌汽车国际化仍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出口国家基本上都处于经济下行、行业萎缩、汇率贬值的境况;第二,出口主要目的地仍然是“亚非拉”;第三,仍没有摆脱“小而不强”的局面;第四,海外抗风险能力较差。

  杨波也表示,如今,作为汽车出口的一个分支——中国品牌摩托车在海外市场遇到了一些问题:同质化等带来的质量和服务问题;售后服务的缺失、品牌的缺失;广种薄收多,精耕细作少,贸易含量多,营销含量少。

  “尊重、共赢”才能走远

  面对“一带一路”带来的机遇,高西庆呼吁中国车企应尊重当地市场。“对于海外市场的规则,我们要熟悉,要尊重。各国有各国的办法,政治制度、文化信仰都不一样,一定要有足够的重视。”

  由于对海外市场法律社会的认识不够深刻,高西庆觉得中国车企在海外“付学费的状态还在持续”,中国汽车要真正走出去就要好好研究海外的法律。

  杜维强指出,中国品牌汽车在策略上要先谋后动,在思想上对国际市场形势和风险要有充分思想准备,对国际市场要耐得住寂寞。在战术上,对内,要夯实基础,做好产品、品牌和服务;对外,要加强对海外研究,充分做好市场准入、产品投放、目标人群、渠道建设、本土化制造等规划。在行动上,要充分领悟“一带一路”的共商、共建、共享精神,要加强与“一带一路”结点国家的沟通,充分理解当地国家汽车发展的痛点、趋势、政策和需求。企业要把自己的发展主动融合到当地的汽车工业发展当中,共同商议汽车发展大计,为中国汽车在当地打造好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

  针对摩托车出口的经验,杨波对汽车出口也给出了一些建议:火不烧山山不肥,人不出门身不贵,要学大众在中国;早点儿形成行业联盟,法律资源、公共资源要学会共享;精耕细作才是耐用机械产品诸如汽车销售的王道,摒弃贸易思想;早做本土化的技术储备、人才储备。

  总体说来,中国品牌只有不断从品质和服务上下功夫,才能够赢得国际化发展机遇,才能够真正在海外开花结果。“中国汽车走向世界,我们的理念要变,我们的视角要变,我们的工作方法也要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国际化。” 杜维强说道。

氢能源汽车潜力待挖掘
中国车企借“一带一路”共赢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