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7年05月15日 星期一

指尖上的“非遗”——哈萨克族毡绣与布绣

《 中国城市报 》( 2017年05月15日   第 21 版)

  哈萨克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作为游牧民族的哈萨克人能歌善舞、热情好客,创造出了灿烂而独特的民族文化。哈萨克族毡绣与布绣作为其民族文化的一种载体,无论是纹样类型、色彩运用,还是构图形式,都体现出了哈萨克族传统文化的特点。2008年,哈萨克族毡绣与布绣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毡绣,就是在毡上进行刺绣,而布绣则是在布上刺绣。哈萨克族的毡绣主要被用来制作花毡,花毡是哈萨克族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如挂在墙上作装饰用的壁画花毡,作为嫁妆的花毡,在床上和地上铺的花毡,此外还应用于服饰上,如毡帽、毡靴等,以及坐垫、茶壶垫等其他生活用品。布绣的应用则更多,如壁挂、绣花被套、绣花枕头、绣花抱枕、绣花桌布、衣服的前襟、袖口、下摆等处均可发现做工精细考究、寓意独特的刺绣图案。可以说,毡绣与布绣是被哈萨克族生活化了的艺术。

  图案纹样和素材

  哈萨克族毡绣与布绣的图案纹样题材和素材都与哈萨克人的游牧生活息息相关。受地域环境、宗教信仰以及生活方式多方面的影响,图案纹样主要有以下几类:

  动物纹样。哈萨克族世代游牧,牛羊和骆驼等动物对于他们来说是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把这些动物的犄角或者骨头等作为图腾崇拜并且表现在刺绣图案上,以求牲畜兴旺。

  植物纹样。哈萨克族非常崇拜青草和树,哈萨克族毡绣与布绣所使用的植物纹样大都取材于生活,意在重现自然,主要以花草、树木及其枝叶和根茎为主,如花枝几何形、花蕾几何形、花卉几何形等。绣品上枝叶繁茂的植物图案寄托了他们的勇气与希望和多子多福之愿。

  其它纹样。如日月星辰、几何形图案以及大自然的景物等都会被用来作为哈萨克族毡绣与布绣的图案题材。

  色彩风格

  因新疆哈萨克民族长期居住在高原、草场及山区地带中,这些地区常年四季分明、光照丰富,促使了哈萨克民族的人民极其喜爱浓烈且鲜明的色彩,因其觉得只有色彩足够鲜明,才能与美丽的大自然相互融合,故哈萨克族人民钟爱红色、白色、蓝色、绿色与黄色,这几种纯净色彩构成了毡绣与布绣的制作基调,能够起到丰富毡绣与布绣色彩的作用,也能够充分体现民族风格与文化特色。

  哈萨克族毡绣与布绣图案配色也较为和谐,多使用强烈的对比色,如运用红绿、黄紫等对比色调。常见搭配有黑底红图案、绿底红图案、蓝底黄图案、红底蓝图案等。

  构图形式

  构图是哈萨克族毡绣、布绣样式设计制作的前提,在进行毡绣和布绣之前,需要在毡或布上绘制刺绣图案。哈萨克族原始的绘图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用烧黑的木棍在绣品上描绘,另一种是用木棍蘸着特质的颜料绘制。

  哈萨克族毡绣与布绣构图严谨丰满、工整规则,图案的构图形式主要是以几何形骨骼为基础的格律体构图。根据绣品外形的不同,利用直线、曲线等的组合形成既有节奏又体现韵律的几何形骨骼结构,然后在这些几何形骨骼结构中进行纹样的装饰,装饰形式有单独纹样、适合纹样、二方连续、四方连续、对称和逆对称的形式。

阿丽特娜衣的民族情、非遗梦
指尖上的“非遗”——哈萨克族毡绣与布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