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7年04月17日 星期一

风云变幻 看前世今生

■中国城市报记者 刘蕾 《 中国城市报 》( 2017年04月17日   第 15 版)

  编者按

  “一张白纸”,是雄安新区在未来规划和发展上的优势。但雄安新区的历史文化,绝不是一张白纸。

  从“风萧萧兮易水寒”中的易水河畔,到三国时期的古战场;从宋辽对峙时期的“水长城”,到抗战时期的雁翎队;从古代的容城三贤,到当代文坛的“荷花淀派”……

  雄安的历史文化,实为一部厚重的大书。

  然而,鲜少有人会回过头看看雄安新区的过去,也不清楚它的过去。如果能够了解过去,那么未来,应该可以变得更加明晰。那么,就请跟随笔者,一起来看看雄安的前世今生。

  作为雄安新区主要规划地的雄县、容城、安新3县很早就建城或置县。雄县早在汉代就有县城,名为易县,归属涿郡(今河北涿州一带)。到了五代时期该地才设置雄州,后代虽然建制更改,但雄县之名一直沿用至今。容城县亦是汉代所置。据史书记载,汉景帝中元三年(公元前154年)以匈奴降王徐卢封容城侯,始置容城侯国。相比较而言,安新县的县名则要年轻的多,安新县设立于1914年,当时是将安县(安州)与新安两县合二为一,各取其名之首字命名。但是安县和新安两县的设县史亦能够追溯到宋代这一地区,称得上是历史悠久。

  宋辽间的边塞重地

  雄县,先秦时代为燕南赵北之地,秦时设县,唐代中叶置瓦桥关于此,平畴水畔,控扼幽燕。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世宗亲征伐辽,收复瀛、鄚二州,取瓦桥关(与霸州益津关、瀛洲高阳关相犄角控扼幽蓟,为历史上著名的“三关口”),建雄州,戍重兵,“雄”之名始于此。“雄”者,与霸州相呼应,名取威烈,以彰武功,有威慑北辽之意。北宋时期,以白沟河为宋辽分界,县境亦以白沟河为界,分为南北,南为宋之归信,属雄州,北为辽之归义,属涿州。也就是说,今天的雄安新区,基本上紧挨着在宋辽国境线南侧,属于北宋的雄州范围(包括今天的雄县、容城县和安新县大部分地区,州府在雄县。)

  据《太平治绩统类》记载,河北是“朝廷根本”,而雄州又是“河北咽喉”,雄州的重要战略地位显而易见。雄州城距离宋辽两国的边界仅30里,过了河再往北一百多里,就是辽国的南京城(今北京),往南则是一马平川的华北平原,可以直抵黄河,遥望北宋的首都开封府。北宋立国之初,辽宋之间有过多次战争,北宋征辽,雄州是进军的前沿阵地和后勤补给基地, 辽国南下攻宋,雄州也是重点的进攻目标。

  直到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一切平衡都被打破。这一年,辽国萧太后与辽圣宗耶律隆绪以收复瓦桥关(雄州的旧称)为名,亲率大军南下攻宋,深入宋境,一直打到黄河边的澶州(今河南濮阳),宋廷朝野震动,真宗畏敌,宰相寇准力请宋真宗御驾亲征,宋真宗被迫北上,与辽军对峙。最终双方签订《澶渊之盟》,约定宋辽为兄弟之国,两国以雄州北面的白沟河为界,双方撤兵;此后凡有逃犯越界,彼此不得藏匿;两国边境城池,不得加筑防御工事,宋朝每年送给辽国若干银子丝绸(岁币),到雄州交割;双方在边境设置边贸口岸(榷场),开展边境贸易。

  《澶渊之盟》签订后,结束了宋辽之间长达四十余年的战争,“生育繁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不识于戈”,此后宋辽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同时,北宋在边境上的雄州(治今河北雄县)、霸州(治今河北霸州)等地设置榷场,开放交易。就此,雄州也从两国拉锯战的前线阵地,摇身一变,成为了盛极一时的宋辽之间的最大的官方边贸口岸。

  早在宋太宗初期,宋辽两国出于经济上互通有无的考虑,就在边境两侧设置了若干榷场作为两国商人和边民进行贸易的场所,雄州就是北宋的五个边贸口岸之一,后来因为战争关闭。澶渊之盟后,雄州的榷场重新投入使用。北宋的制瓷和印刷技术传往辽国,又用香料、犀角、象牙、茶叶、漆器、稻米和丝织品等,交换辽的羊、马、骆驼等牲畜。据统计,当时宋辽河北榷场的贸易额每年约在一百五十万贯铜钱。同时,雄县的榷场附近商贾云集,民间交易十分活跃。

  为了加强对双边贸易的监管,北宋还采取了一些措施:一是选派守规矩、懂经济的干部担任榷场管理员,负责管理双边贸易;二是通过价格优惠招揽辽国客商进场交易,如在雄州榷场,凡是辽国来交易的官商都享受优惠价;三是派兵巡视宋辽边境的商旅道路,禁止非法交易。这样一来,更加突出了雄州等榷场在宋辽两国双边贸易中的地位。

  兵家必争之地

  历史上,雄县及其周围地区并不是无关紧要的,一直是历代中原地区出关的重要关口,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三国时期,这里是公孙瓒的最后据点,袁绍就在这里大败公孙瓒。东汉末年,公孙瓒据幽州,被鲜于辅战败后,将据点迁徙到易城(今雄县),掘围堑十重,筑城高十丈,建高楼铁门,号称易京,拥兵固守。袁绍连年来攻,未能攻克。建安三年(公元198年),袁绍再次率兵北攻。两军鏖战于易京之野,南界驻军被袁兵围困,公孙瓒不派援兵,致使各营守将或降或溃。袁军势如破竹,攻至易京。公孙瓒派子向黑山张燕求援, 约以火为号,公孙瓒出城接应。书信被袁军截获,袁按约起火,公孙瓒以为援兵到来,于是出城,被袁绍伏兵大败而归。袁绍随即命令兵将挖掘地道穿其楼下,点燃所施之柱,地陷楼倒,城被袁兵攻破,公孙瓒自杀。

  到了五代至北宋时期,雄州扼瓦桥关,一直是五代诸国、北宋与辽对峙的边关要塞重界。据《中国历代战争史》第11册记载:“宋取代后周并灭北汉之后,与辽接境之要地,在河北方面,以今之大清、拒马两河为防,而以益津、瓦桥、岐沟(今河北霸州、雄县、涿州西南)三关为镇钥”。其间,不仅有周世宗、宋太祖等帝王亲临督战,也不乏杨业(中正军雄州节度使)、杨延昭、何承矩、焦赞、狄青等名将率兵戍边。

  面对辽国强大骑兵的一次次攻势,北宋一直采取了“来由备御”的战略方针,从山西的雁门关至“雄霸”二州的“三关口”(溢津关、瓦桥关、高阳关)一线集结重兵驻扎,采取大规模挖地道筑“地下长城”、遍挖陷马坑及种满榆、柳等战术抵御契丹铁骑南侵。

  上世纪60年代,在雄县孤庄头、祁岗挖掘出的宋辽古战道就是最好的证明。地道由杨家六郎杨延昭把守边关时修筑,始于雄县县城中心的八角琉璃井,与霸州、永清相通,为青砖结构卷顶,由甬道和洞室两大部分构成,内部结构复杂。最大的洞室长8米,宽3米,高3米,甬道最低处仅0.6米。如此宏伟的地下防御工程,不得不称是古军事史上一大奇迹。古地道内错综复杂,内部有迷魂洞、藏兵洞、掩体、放灯处、 通气孔等,防御性很强。敌兵由迷魂洞通过,会迷失方向落入陷阱之中。藏兵洞洞体高大,可容大量士兵,在战争需要时可出奇制胜。宋代古战道是军事史上一项重大的防御性工程,其地道形式可以说是之后平原地道战的鼻祖,展示了中华民族军事家的高超智慧,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科学研究价值。

  曾经名声大噪的雄州,边防要塞,如今已经找不到往日的硝烟了。早在十几天前,这里还只是河北省中部经济发展滞后的地方,不为人知,却因国家的政策,重新登上历史的舞台,憧憬着自己的未来。知古才能更好地鉴今,我们希望雄安在告别昔日宋辽咽喉之地这一身份,转身成为国家级的经济特区史,将会迎来一个崭新的发展,重振雄风。

风云变幻 看前世今生
你知道吗? 白洋淀原是古代军事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