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人们的生命之泉,在生活中,不要去浪费水资源,本月22日,是第25届“世界水日”,“联合国世界水日峰会”在这一天在南非海滨城市德班开幕,如何解决全球水资源危机、分配不均和基本卫生设施匮乏等问题成为此次峰会讨论的热点。“成千上万的人可以没有爱而活着,但没有一个人可以没有水而生存”,南非总统祖马在会议致辞时重温了20世纪美国著名诗人奥登的这句名言。
距离安全饮水目标尚有距离
今年“世界水日”的关注重点是废水,以及寻找减少和再利用废水的方式,改善收集和处理废水的方式,实现废水安全再利用。
祖马在大会上指出,联合国把获得安全饮用水和基本卫生设施作为“千年发展目标”的一个重要内容,但遗憾的是,人类离实现这一目标尚有距离。他引用联合国的数据说,目前全球147个国家基本实现了联合国所制定的安全饮用水的目标,95个国家基本实现了拥有基本卫生设施的目标,只有77个国家同时实现了拥有安全饮用水和基本卫生设施的目标。
祖马说,在提供安全饮用水和卫生设施方面,世界各国存在较大差别,全球水资源严重分配不均。在全球最贫穷的5个国家中,水资源和卫生设施严重匮乏,而这5个国家聚集了全球10亿极度贫困人口中的60%。随着人口增长,这一状况还将恶化。
联合国人口与发展委员会预计,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由目前的73亿增加到97亿,城市人口也将增加31亿,人口增长最多的地区将是非洲和亚洲,水资源匮乏和卫生设施不足对这两个地区的困扰将加剧。
该机构指出,人口增长、用水量增加、工业化和城市化导致对水的需求上升,这些因素都将使全球水资源大幅减少。与此同时,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不断增加的洪涝、干旱和冰川融化等问题,又严重影响了许多国家的饮用水质量和卫生设施的建设。
中国水资源现状依然严峻
3月21日,国家水利部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今年我国纪念“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行河长制”。
据水利部政策法规司司长李鹰强调,目前,全国各地已抓紧推进河长制各项工作,其中22个省(区、市)明确在2017年年底前全面建立河长制;9个省(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明确在2018年6月底前全面建立河长制。
河长制的推行充分体现了我国国家层面对于解决水问题的坚定决心。
中国经济发展向来是走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子,经济飞速发展的十年,水资源紧缺和水污染问题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关头。我国水资源面临先天不足和后天污染的双重困境。
不得不承认,我国的水资源总体偏少。在全球范围内,中国属于轻度缺水国家。我国用全球7%的水资源养活了占全球21%的人口。专家估计中国缺水的高峰将在2030年出现,因为那时人口将达到16亿,人均水资源的占有量将为1760立方米,中国将进入联合国有关组织确定的中度缺水型国家的行列。
不仅量少,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十分不均匀。华北地区人口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而水资源只占全国的6%。我国的西南地区,人口占全国的五分之一,但是水资源占有量却在46%。所以,水资源差距最大的年份,水资源占有量最多的省份西藏与天津相比,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直接的差距是一万倍。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还面临着资源性缺水及水污染严重的窘境。我国每年没有处理的水的排放量是2000亿吨,这些污水造成了90%流经城市的河道受到污染,75%的湖泊富营养化,并且日益严重。所以在南方地区,资源不缺水,但是水质性缺水。
多少年来,我们的地下水一直在过度取用。北京地下水位从解放初期的5米变成当前的50米,地下水位每年下降将近1米,因此造成了地面的沉降。从国际上来说,安全取用地下水,应该是安全取用地下水的补给量的一部分,但我们不仅吃光了利息,而且还在吃老本。
水生态环境更是破坏严重。我国每1万元的GDP用水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五倍。讨论中国的水市场,就要从这五个方面来讨论,这个市场是非常大的。仅是污水处理的市场,预计就要超过5000亿元人民币。如果包括以上五项,总数不会少于2万亿元人民币。
多方齐努力摆脱水资源困境
事实上,在全国范围内,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慈善机构,抑或是企业家都再努力解决日益逼近的饮水问题。
广州早在2005年就进行过水污染普查,国内于2008年推出完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开始进行全国性的水污染整治,对水污染严重的长江、黄河、珠江流域进行大力整治。当前各大流域污染已经得到控制改善,由于治理水污染周期较长,牵涉面大,至少需要10年以上才能取得显著效果。
2000年全国妇联等组织承办了“情系西部·共享母爱”世纪爱心行动大型公益活动,募捐善款1.16亿元,用于设立“大地之爱·母亲水窖”项目专项基金,“母亲水窖”项目被载入国务院《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白皮书》,这是第一次全国较大范围的解决饮水问题。
另外,海绵城市理念的广泛应用也助力了社会力量共同创新城市节水净水新技术新内涵。2015年4月以来,国家先后公布两批中央财政支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目前已纳入试点的有30个城市。虽然海绵城市之路漫长且艰辛,但各试点城市已经取得一些效果,为缓解我国水资源紧张现状提供了另一条途径。
当前,政府和企业所采取的方式卓有成效,而社会民间力量效果次之。实际上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民间力量经过引导可以发挥成为重要的纽带作用。只有这样,困扰中国几十年的饮水之患才能迅速得到解决。
关于水,这些数字你不一定知道
1977年联合国召开“水事会议”,向全世界发出严正警告:
水不久将成为继石油危机之后的下一个危机。
1993年,联合国大会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以此唤起公众
的节水意识,加强水资源保护。
全世界有50%以上国家和地区缺乏饮用水,特别是经济欠发达的第三世界 国家,已有17亿人喝不上清洁水,世界已有将近80%人口受到水荒的威胁。
中国被列为世界上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中国淡水资源总量28000亿立方米,但人均仅2300立方米,
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
中国近2/3的城市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情况,全国地下水超采面积约为
30万平方公里。正常年份,全国缺水量达500多亿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