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7年03月13日 星期一

司法与科学的良性互动

■郑曦 《 中国城市报 》( 2017年03月13日   第 29 版)

  一部名为《犯罪现场调查(CSI)》的美剧引起了人们对法庭科学的兴趣,使得长期处于幕后的法庭科学家们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但现实中的法庭科学家们是不是也像电视剧中那样,时时刻刻面对着风险和挑战呢?法庭科学个中翘楚、“刑事鉴识007”李昌钰博士的《犯罪密码》一书带领我们走近真实的法庭科学家的职业领域。

  与电视剧中主角们挥洒自如的工作状态不同,正如书中所言,现实世界的法庭科学家需遵循三个维度:科学、司法制度和信息,但就法庭科学这一学科本身的存在意义而言,科学与司法的良性互动至关重要,尤其是刑事司法,往往涉及到人的自由乃至生命,其所涉法益重大,本不应孟浪为之,更何况有意指皂为白。然而在本书中,我们看到了一些有违职业操守的法庭科学家,他们“陷入自负和贪婪的泥沼中”,有的虚构了自己的职业资质,有的进行了违规鉴定,有的在法庭上做了虚假的证言,这些专家的不当行为往往直接导致了刑事错案的发生。幸运的是,在这本书中,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坚守职业道德、勤勤恳恳工作的法庭科学家。他们秉持科学的态度,守护司法的公正,正是他们的努力使得正义对控辩双方均得以实现。

  在法庭科学家的三个维度中,就法庭科学本身而言,诚如卡罗尔·亨德森在序言中所说最为重要的当属第三个维度信息,但前两个维度——科学与司法制度——的良性互动关系才是法庭科学得以发挥其功用的根本,科学证据只有在法庭上被采纳才能对案件的处理发挥实质性的作用。毕竟如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布莱克门大法官所言:“法庭对真相的追求与实验室对真相的追求存在着重要的差异。” 司法与科学领域不同的真实观使得科学证据要进入司法领域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作为认定犯罪事实和作出裁判依据的证据必须具有关联性和可采性或证明力和证据能力,并按法定程序进行审查判断后方可使用。为此美国曾出现弗赖伊、弗赖伊+、多伯特等一系列科学和科技证据的可采性标准,《联邦证据规则》第702条也对此加以明确规定,以防止“伪科学证据”混淆视听,而导致错误的判决,影响司法的公正与公信。

  中国刑事司法与法庭科学的融合正处于起步阶段,正在探索司法与法庭科学的良性互动之路。但目前有一个怪圈仍然困扰着我们:一旦主张学习西方,则全然不顾中国现实;一旦讲求中国特色,则恨不得剔干净身上每一点来自欧美的骨血。以“中国特色”、“中国国情”为借口固步自封,无异于放着大桥不走,非要“摸着石头过河”。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施行5年以来,公、检、法三机关为主,高校、科研院所为辅的司法鉴定格局基本成型,但各个鉴定机构之间各自为政、重复鉴定的现象以及时有出现的错误鉴定使得司法机关和法庭科学本身的公信力都受到一些质疑。通过了解国外刑事司法与法庭科学良性互动的发展情况,也许对我们日后的改革会起到一些有益的作用。艰涩的法庭科学专业文献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如同天书,而本书浅显易懂、深入浅出的语言风格使得它可能成为人们“开眼看世界”的窗口。

  这本书融合了畅销书和专业书的不同特点,同时迎合了专业人士和普通大众的阅读口味。对于专业人员而言,这本书是他们了解美国法庭科学发展的途径,李昌钰博士详细介绍了各个法庭科学具体学科的发展历程、前沿技术和未来趋势,脉络清晰、论述充分。而对于普通读者而言,这是一本具有极强趣味性的休闲读物,作者在其中加入了诸多其亲身经历的以及曾经轰动全美甚至全世界的案件,例如O·J·辛普森杀妻案、罗伯特·肯尼迪遇刺案、希特勒秘密日记案、年仅6岁的选美皇后琼伯纳特·拉姆齐谋杀案、罗斯连环强奸杀人案等等,案情惊险刺激、过程跌宕曲折。无论你是一位专业人士还是普通读者,跟着李昌钰博士进入法庭科学家的现实世界,你都能够从中找到你想要的阅读乐趣。

  (作者系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北京律通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

法律强制执行力是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
司法与科学的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