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7年03月13日 星期一

旅游何时方能“安心游”?

■中国城市报记者 张亚欣 《 中国城市报 》( 2017年03月13日   第 22 版)

  春节后的旅业似乎并不那么太平,接连发生的马来西亚船只沉没、越南边境遭勒索殴打、南非遭劫持等意外事件引发大家高度关注。在一份驴妈妈旅游网针对潜在出境游客的调研报告中,有超过8成的受访者表示,出境游中的安全问题,将直接影响其对于出境旅游目的地的选择。

  近年来出境游市场持续火爆,但是频发的出境安全事件却令人担忧,越来越多的游客在选择出境游目的地时会特别注重当地的安全因素。旅游过程中的安全保障问题,再度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加强安保措施

  2016年对比利时旅业而言,堪称“寒冬”,比利时布鲁塞尔扎文特姆国际机场出发大厅接连发生两次爆炸,紧接着布鲁塞尔东区欧盟机构附近的马埃尔贝克地铁站又发生一起爆炸,造成多人死亡。这是战后布鲁塞尔所经历的规模最大、伤亡最惨痛恐怖袭击事件,也是迄今最靠近“欧盟心脏”——布鲁塞尔欧盟总部的一次。接连不断的恐怖袭击令比利时的旅业步履维艰。比利时政府是否采取了相应措施来保障旅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比利时法兰德斯旅游局中国区首席代表李昕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坦言:“恐怖袭击事件后,我身边总有人抱怨,称比利时人过于‘死板’。因为机场的安检过程变得十分严苛,若不提前很久到达机场应对安检过程,那么必然误机。”她强调:“比利时政府尽一切可能加强安保措施,我在大街上随处可见巡逻的‘大兵’。”

  加强自身风险意识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一项研究指出:美国去年前8个月就有127人死于自拍。“自拍死”是指自拍游客为寻找自拍角度,缺乏风险意识,忽视周边环境,导致从高处摔下死亡。

  中国旅游研究院旅游安全基地主任郑向敏指出:“从众多旅游安全事故的引致因素来看,多数安全事故是由于疏忽大意、风险意识淡薄等因素而引发的。”有些游客刻意追求高风险旅游行为。追求刺激无可厚非,但应该在安全防范系统之中,不能罔顾安全提示跨越安全区域去体验所谓的旅游刺激,死亡毕竟不是游戏。旅行中应该是有惊无险,刻意追求高风险的旅游行为,一旦发生紧急事故,往往忙中出错,导致旅游安全事故的发生。

  由此可见,游客的自我保护意识和保险意识十分重要重要。“必要的安全知识有助于减少事故中的伤害,保险意识则可降低事故中的损失,得到相应赔偿。”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院长厉新建如是说。游客对旅游安全问题应该抱有敬畏的心理,安全提示不能不看,安全设施不能跨越,决不能“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适当购买保险

  在出境漫长旅途中,难免会发生一些小状况。近日,华侨大学发布的《旅游安全白皮书》显示,意外受伤的情况在旅游途中最为常见,占比近7成。业内人士建议:出行前买一份合适的保险很必要。

  据该调查显示,出游意外受伤中6成原因来自摔伤,34.8%的游客是在乘坐大巴时,多因颠簸、急刹车及翻车等导致。类似的意外“受伤”在春节、国庆等游客量激增的时候最易发生,约占全年的三成左右。

  对此,山西宝华国旅相关负责人表示,游客游遍全球,这也要求旅游企业及工作人员需具备全球旅游服务与应急处理能力。同时,购买合适的保险也能在万一受伤时,获得合理赔偿。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市场上大部分的境外旅行保险产品都有很多免责条款,恐怖袭击、慢性病及既往病史、极限运动以及存在高风险的国家或地区通常都在免责范围内,游客一定要看清。

  建立旅游应急救援机制

  2017年是中国—东盟旅游合作年。统计显示,2015年中国和东盟游客互访人次达到2364万,其中中国公民赴东盟国家1709万人次,东盟国家来华655万人次。2016年前三季度,双方人员往来达到2200万人次。中国已成为东盟第一大客源国,而中国主要客源市场前15个国家和地区中,有6个是东盟国家。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林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广西森林国际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黄超指出,如今越来越多游客选择出境游,旅游过程中各类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她建议,以中国和东盟旅游合作为突破口,加强双方信息化合作,探索建立旅游应急救援机制,以便更加高效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

  “国外旅游设备状况、安全措施、监管力度,甚至包括一些从事海岛游的游船有无执照等问题,都应当通过双方运营商、出入境、交通、旅游、工商等部门数据资源进行整合发现,一些漏洞是可以堵住的。”黄超建议,依托中国—东盟合作窗口,建设中国—东盟旅游合作信息化平台,为中国和东盟游客提供可靠、安全的旅游资源和产品。她同时建议建立中国—东盟旅游应急救援机制,更加高效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

旅游何时方能“安心游”?
陕西70个项目列入国家文化旅游提升工程
北京首推乡村旅游政策性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