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7年03月13日 星期一

打好蓝天保卫战

■中国城市报记者 乔妙妙 《 中国城市报 》( 2017年03月13日   第 09 版)

  “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治理雾霾人人有责,贵在行动、成在坚持。全社会不懈努力,蓝天必定会一年比一年多起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做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时的话掷地有声,引起不少人的共鸣。

  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在两会上表示,每一个人不要成为环境问题的旁观者、指责者,要成为解决环境问题的参与者、贡献者。

  “打响蓝天保卫战,体现了政府的决心和勇气。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治理力度空前,虽然各项环保政策的实施遭遇了一些困境,但宏观政策有利好。”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陈劭锋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京津冀是大气治理的短板

  自2013年,全国大范围出现雾霾,国家对雾霾治理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出台《大气十条》,《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继而对环保法进行大幅度修改。

  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环保配套设施建设日趋成熟。制定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强化大气污染治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5.6%和4%,74个重点城市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下降9.1%。

  同时,优化能源结构,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提高1.7个百分点,煤炭消费比重下降2个百分点。开展中央环境保护督察,严肃查处一批环境违法案件,推动了环保工作深入开展。

  但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指出,我国环境污染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一些地区严重雾霾频发,治理措施需要进一步加强。

  陈劭锋说:“京津冀是我国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该区域人类活动强度大,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三至五倍。京津冀雾霾形成原因很大程度与煤炭燃烧有关。同时,环京地区钢铁产业密集,此类高耗能产业也导致大量的污染物排放。”

  去年前三季度,我国总体空气质量改善明显,然而第四季度,雾霾又重新来袭。再加上秋冬采暖季,静稳天气增加,雾霾严重程度更是雪上加霜。

  “雾霾形成受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在老百姓看来,雾霾消散靠风吹的效果更明显。但雾霾形成其实是人类活动的结果。”陈劭锋认为,假使所有工厂关停,付出社会经济成本高昂,因此怎样提高政策成效,为国家环境治理的目标提供保障,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长效机制利好将展现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改善空气质量必须科学施策、标本兼治、铁腕治理。

  就北京而言,雾霾的形成原因主要是机动车污染物的排放。令人欣慰的是,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在重点区域加快推广使用国六标准燃油,强化机动车尾气治理,对高排放机动车进行专项整治,对机动车污染防治专门部署安排。

  陈劭锋指出,所谓重点区域主要是经济发达的城市,因为使用国六标准燃油涉及到油品供应甚至制度基础,发达城市配套条件更有利于实施。

  近三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以来,京津冀空气质量有所改善。而雾霾再起,也引发公众的质疑与恐慌。陈劭锋介绍,大家看到的是雾霾的表象,而就技术指标来讲,雾霾的危害程度在下降。无论从政府部门的监测结果还是从学术界的研究来看,雾霾的治理有一定的成效。

  为进一步加强环境治理成果,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严格环境执法和督查问责。为调查空气重污染预案落实情况,环保部组成专门的督察组深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尤其对区县级环保工作进行落实。

  陈吉宁表示,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还不牢固,绿色发展理念还没有完全树立,环保的责任落实不够,今年将完成所有省份环境保护督察全覆盖。

  “环境管理的成果要靠制度来巩固。”陈劭锋表示,国家出台政策速度较快,但是下放至地方,就易成一纸空文,政策实施遇到瓶颈。将长效机制与地方实际情况相结合,政策利好将逐步展现。

  另外,陈劭锋认为,除了行政手段,经济手段也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比如,碳排放交易、污染物排放交易、税费及财政补贴,推动清洁技术的应用等手段,引导企业工艺改革,提高污染物排放技术处理,为企业提供长效治理的机制保障。

打好蓝天保卫战
蓝天要显现 落实是关键
除了雾霾,还有这些值得我们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