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7年02月27日 星期一

打造“微中心”要重视非正式经济

■段霞 《 中国城市报 》( 2017年02月27日   第 02 版)

  随着高速公路的建设和科技的发展,许多欧美国家传统意义上的城市郊区和连绵地带(农村)沿着公路延伸扩展,工业园、办公区、居民区和商业娱乐区在带状甚至更开阔的空间展开,形成了独立于大都市的新的分散城市形态,从而推动了都市连绵带的发展。1970年,这些都市连绵带吸纳了旧金山都市区约3/4、纽约都市区78%的上班族,他们既不生活在中心城市也不在中心城市工作,实现了一种独立于大都市的自治。依照罗伯特·费什曼的观点,一些技术城市(Techno-city)已经成为美国社会真正的中心。这样的城市形态类似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纲要》中提到的“微中心”形态。我认为,建设这样的“微中心”城市形态应注意和把握以下几个原则及特征:

  首先,依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环境、历史传统和发展需求会形成不同风格的“微中心”。对这些不同风格“微中心”人群进行分类,可以发现主要有逃离大都市的中产阶级、围绕相关产业聚集的知识工人、钟情于当地文化的创意阶层以及原住民这四类。

  通常,“微中心”内的居民以中等收入阶层而非低收入人群为主,这些人有建设美好家园的能力和素质,可以在政府少投入(保证路网水电等基础设施)的前提下,建设人性化、安全性和自循环的社区。“微中心”内各种需求可以创造相应的就业岗位,如诊所、幼儿园、小卖部以及社区服务等,这些都可以由居民提供。同时,市场调节也会引导相关职业者前来购房,实现职住合一和社区服务共享与自助服务模式。米尔顿新城在建设之初就提出本地就业占40%的目标。

  其次,中心外直达高速公路网络(大于60km/h)要与中心内行人优先的慢行交通(20km/h)相结合。以此划定的“微中心”(城市)与区域(大都市区)边界,能够让居民有归属感,让进入者能识别。

  通过高速公路形成与外部区域发达的交通网络体系,能够方便居民出行,实现半小时抵达相邻就业区域(其他“微中心”)的通勤模式,避免了大都市中心的单向流动。与此同时,“微中心”的规模更适合步行、非机动车出行,要尽可能减少公共交通投入,鼓励拼车、顺风车和商业中心班车,按照人居标准,培育环境友好、安全舒适的氛围。

  第三,中心区要以行人可步行到达中心综合服务区的最大限度,设计“微中心”的中心聚集区。建设人性化城市的学者主张,1公里是最佳的步行距离,但考虑到中国人口的实际情况,可以在行人步行1公里到达中心区的基础上,进行4平方公里的规划。

  在辐射区内,要研究自行车出行或实现让行人不感觉疲倦的设计,建议以行人步行4至5公里到达中心区来规划,考虑“微中心”城市规划面积为16至20平方公里,同时综合考虑地下和空中规划。

  特色区主要规划在以上两个区域内,以吸引来访者、鼓励居民利用公共空间进行重要活动,让场所给人们带来更多思路设计,充分利用商业、娱乐、会展、休闲度假等资源,从而保证地区的活力、魅力与经济发展的能力。

  第四,要依据行人的舒适度、居民的幸福感、安全性和便于活动交流的原则,使街道充满活力,有人气。通过科学的气候规划创造街道好天气,避免太宽、太大、太冷、太盛气凌人的空间设计。

  街道两旁建筑高度要满足行人视觉享受,让人们愿意停留;高层要注意底层设计,通过街道两旁的各种元素,如灯、商铺、底层住户的活动,营造安全、舒适的环境;通过实时监控、街道各种形式的安全眼、基于智慧的社区响应机制,维护街道日常安全,减少政府在警力和街道管理方面的投入;要完善感应监视系统,一旦发案或发生事故,能够及时响应与处置,持续发出城市安全的强烈信号,以吸引更多居民入住。

  最后,除传统的功能区和支柱产业外,要特别注意培育在互联网条件下非正式经济和社会企业提供的就业机会,方能保证“微中心”不依赖主打产业也能生存的可持续发展可能性。比如,20世纪90年代,美国50%的经济增长就来自于非传统企业。

  在这种思路下,居民的闲置资源和时间均能够作为共享的商品与服务来源,可获得收益和分享快乐,这有助于形成多专业、多产业、职业化以及盈利共享的发展模式;建筑零排放、自供能,绿色节能、可再生能源发电共享模式;雨水、污水收集、本地再循环利用,暴雨流域治理模式;社区与驻地企业、政府形成伙伴关系,签署分担环境成本的协议或义务,共同解决地区环境问题等有益合作模式。

  (作者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大城市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开拓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格局
打造“微中心”要重视非正式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