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城市报 2017年02月27日 星期一

开拓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格局

《 中国城市报 》( 2017年02月27日   第 02 版)

  相对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而言,京津冀发展不协调、不平衡的矛盾最为突出、最为复杂,关注度最高,解决难度最大,重要原因就在于协同发展还存在诸多体制机制障碍,如要素流动面临显性和隐形壁垒、区域发展统筹机制欠缺……协同发展就是要消除差异,同生同长,共同进步。工程之大,任务之巨,可堪称人类历史上最大胆的工程。

  尽管“京津冀”作为一个区域概念早在2006年“十一五规划”和2011年“十二五规划”中就已经出现,但将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从2014年开始。历史如海,能够激起浪花的必定是大事件。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工作时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深刻阐述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推进思路和重点任务,首次将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2015年6月,《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正式下发,确定了“功能互补、区域联动、轴向集聚、节点支撑”的布局思路,明确了以“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为骨架,京津冀协同发展顶层设计“靴子”正式落地;2016年2月,全国第一个跨省级行政区的“十三五”规划——《“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印发实施,进一步打破了三省市“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势;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再次发出了号召——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历史性工程,必须一件一件事去做,一茬接一茬地干,发扬“工匠”精神,精心推进,不留历史遗憾;201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继续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一带一路’建设三大战略”……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兴邦惠民的大协同。三年来,从顶层设计到全面实施,协同发展在交通一化、生态环保、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率先突破,一个目标一致、层次明确、互相衔接的协同发展规划体系基本建立,推动三省市“一张图”规划、“一盘棋”建设、“一体化”发展,初步实现了“1+1+1>3”的效果。尤其是北京,作为京津冀三地居于核心位置的城市,更是不断在这三年的时间里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不断地疏解非首都功能,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做好扎实的每一步。北京不断推进疏解非首都功能,标志着北京根据《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部署放弃了“大而全”的经济体系,建设“高精尖”的经济结构。提升城市发展质量,改善人居环境,从而缓解北京市人口资源环境的突出矛盾,能够更好地履行作为国家首都的职责。

  凝眸三年答卷,有浓墨重彩,有激情澎湃,有对时与势的深入思考。北京城市副中心、新机场、一小时交通圈,引人注目;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稳步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深度融合,协同创新共同体正在形成……

  但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涉及要素资源整合、消除行政壁垒、统筹社会事业发展等多个层面,面对诸多困难和任务,还应继续协同发展、重点突破、深化改革、有序推进,努力形成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新格局。京津冀协同发展,既是三省市共同受益、一体化发展、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的根本大计,也是优化国家发展区域布局、优化社会生产力空间结构、推进新的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之举。这一重大的国家战略对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京津冀三地的地缘相近、人源相亲、文化一脉,这样的特点,无论是强化首都功能、促进非首都功能的疏解,还是打造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都是国家和这个时代赋予京津冀的重大历史使命。京津冀协同发展,涉及近三十万平方公里疆土,影响一亿人口,面积之广,人口之众,是当之不愧的历史性大工程。纵观历史,环顾世界,唯有中国能有如此胆识和实力。善谋全局者方能谋一域,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事关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谋划部署和直接指挥下,京津冀三地犹如一支联合舰队,正扬帆破浪,向着协同发展的光明未来奋进。

  “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全面落地的关键阶段,各项改革创新举措深入推进。对京津冀区域的各个城市而言,交通一体化、环保一体化、要素市场一体化三方面率先取得突破,巨量投资、产业优化转移也将极大地改变京津冀三省市的产业格局和城市格局。从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发现城市新机遇、明确城市新定位、创新城市新模式,是京津冀区域城市需要共同面对的机遇和挑战,特别是对于发展进入新周期的河北、天津两地而言,更需要从中探寻更多机遇。2017年2月26日是习近平总书记布置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三周年,既是阶段性总结经验和实践成果的时间节点,又是将京津冀协同发展继续推向深入的新起点。预计今年新一轮政策将陆续出台,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加速推进的新阶段。京津冀有望改变北京一家独大的格局,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的第三大增长极和城市群,并将形成一个世界级的大城市群。

开拓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格局
打造“微中心”要重视非正式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