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但科技创新也是漳州发展最为薄弱的短板。基于这样的认识,2015年2月以来,漳州市科协以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为导向,围绕“四服务一加强”的职能定位,精准发力,大胆进军科技创新和经济建设主战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积极开展“院士专家漳州行”,走出一条特色创新之路。
创新驱动助力工程:
多方共赢 有为才能有位
“创新驱动助力工程”实施以来,漳州市科协从企业发展的瓶颈入手,借助院士、学会等人才、智力丰富的优势,积极弹好“集成创新”乐章,在奋发有为中塑造科协新形象,充分发挥出了科技社团在改革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助力打造漳州产业升级版。
在“集”字上做文章,
搭建高端产业对接平台
近年来,漳州市科协先后7次组织企业远赴外地,与知名院士及所在高校、科研院所进行学习交流,并邀请院士专家近百人次赴漳州调研考察,同时吸引了一批高端创新创业团队聚集到漳州,搭建高端产业对接平台,有力促进了院士专家与企业开展产学研深度“联姻”。先后成功举办了食品加工、海洋经济、现代农业等10多场(次)大型、多样化的院企项目对接交流会,现场提出了250多条建议,达成合作意向60多个。
在“成”字上促发展,
实现院企合作共赢
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工程聚焦才智、高位嫁接,选准合作共赢项目,努力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获得感。2015年以来漳州市科协有力促进了院士专家与企业的高新项目成果落地生根:东山博广天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与管华诗院士合作;中国海洋大学与东山绅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大闽食品漳州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朱蓓薇院士与福建立兴集团合作;谢联辉院士团队与海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漳浦蜜原生态农场有限公司开展合作;叶声华院士与漳州利利普电子有限公司展开深度合作。
此外,漳州市科协还与12个国家级学会、17个省级学会建立联系、对接,与中国电子学会签订建立了国家级学会服务站。漳州市科协、相关企业还组团与全国、省市20多个科技社团签订战略联盟技术合作协议,为漳州产业转型升级增添强劲科技动力。
在“创”字上下功夫,
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
通过筑平台聚动力、铸链条兴产业、优服务惠企业,漳州市科协以学会为主体,凭借“中心+协会+企业”模式,实现科技群团助力创新驱动的新探索;以“互联网+科技咨询服务”理念为抓手,漳州市科协创建“企业创新服务中心”,加快实现企业技术需求得到本地化解决、高端化对接;漳州市科协积极探索出创新公共服务工作学会、院士办、咨询中心“三合一”工作机制,形成“一盘棋”格局,做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漳州市科协开通“漳州科助网”,建立网上技术咨询服务平台,设置“专家库”“技术需求库”“先进技术与项目成果库”等数据库,全面推行“一口受理”服务模式,加强全市科协企业创新服务统一系统和网上办事大厅的建设。
在“新”字上显作为,
探索创新服务工作“漳州模式”
近年来,作为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的一个重要项目,漳州市科协不断在科技信息企业应用推广服务上下功夫,并已取得初步成效。至今为止,全市已有200多家企事业单位已安装注册或等待安装检索系统,并已建立由200多个企业研发人员为主构成的漳州市科技信息服务QQ群。此项工作目前已走在全省前列。并成功举办大型“2016年漳州专利信息检索与应用暨知识产权运用实务培训”大会,相关企业表示:专利数据的检索很重要,面对经济下行困难,漳州科协专利数据检索系统将很好地为我们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助跑。
院士专家工作站:增至26家
申请专利260项 带动企业获利35.4亿元
从2009年成立首家院士专家工作站至今,院士专家工作站已经逐步成为提升漳州企业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服务漳州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平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目共睹。仅2015年,漳州市院士站共开展项目合作57项,催生出一系列科技创新成果,建站单位共申请专利260项,其中发明专利达82项;共获专利授权129项,其中发明专利达27项;院士站项目为建站单位产生新产品58个,新工艺49项,新技术92项,新标准16个;为建站企事业单位年增产值约35.4亿元,年增利税约5.4亿元……一系列数字无不体现着院士专家工作站强大的科技支撑作用。
“凝聚高端智力人才,柔性引入院士专家为企业排忧解难,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是科协重中之重的工作。”漳州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林国强一直着力强调。近年来,漳州市科协一直积极为院士与企事业单位牵线搭桥,大力推动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院士专家工作站26家,建站总数位居全省第三;柔性引进院士28人,专家158人;1家院士站被中国科协授予2016年示范院士工作站荣誉称号;5家企事业单位院士专家工作站被授予“福建省院士专家示范工作站”称号。
这里开放、包容、海纳百川,
是极具漳州特色官产学研用新路子
“纲举而目张”,漳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院士专家工作站的相关工作,批准在市科协机关内正式设立院士专家工作办公室,专人专岗负责全市院士专家工作。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相继出台3份扶持政策,对建站企业给予每站30万元补助,并将院士专家工作站工作纳入《漳州市促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人才行动计划(2014-2018年)》和《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对院士专家站在创新体系建设中的“领头雁”作用给予明确。“院士专家漳州行”活动成效多次获得漳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肯定及重要批示,原漳州市委书记陈家东要求各级各部门要为院士专家来漳开辟“绿色通道”;现任漳州市委书记檀云坤强调要让院士专家感受到漳州的温暖。2016年9月,在《漳州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中明确规划至2020年,漳州市要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36家,积极引入中科院、工程院等高端智力支持,有效推动技术成果转化,打造漳州新的城市名片。
这是一个“聚宝盆”,
推动主导产业转型升级
通过工作站这一平台,院士创新团队与企业技术研发团队合作攻关关键核心技术,破解企业技术瓶颈,有效助推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针对漳州市食品产业虽大而不强的特点。漳州市科协精准发力,及时邀请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秘书长邵薇等7名食品领域专家,与113家漳州市企业开展“创新驱动助力工程漳州食品对接会”,当场解决企业问题150多条,与企业达成合作意向35个,签订项目合作意向书17份。
进站院士专家发挥智力支持作用,立足行业或产业发展和国内外市场需求,确定研发方向,提高研发精准点。“而今,我们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杏鲍菇生产商及第七大双孢菇供应商;自主发明专利与实用新型专利多达数十项,罐装食品远销海外5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我们又在全国率先开展食用菌新品种的工厂化生产。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工厂化菌种开发,加速实现全国化布局。”绿宝集团副总裁郑如燕如是说。
这是一个“航向标”,
推动新兴产业优化升级
院士是某一产业或领域技术发展的领航者,而企业具有敏锐的市场洞察能力和灵活的经营机制,工作站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从而为企业充分把握发展机遇、瞄准产业前沿、发掘和开拓市场提供了保证,成为指引企业科技发展战略的“航向标”,为企业抢占了发展“智高点”。
中国海洋大学管华诗院士、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董双林教授等专家前来漳州考察调研海洋产业取得显著成效。管华诗院士专家团队与20余家企业、3个科研院所进行了技术对接,推动生物制药向海洋药物、陆地植物萃取向海洋动植物萃取领域拓展。
针对漳州市打造全国重点汽车汽配生产基地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需求,漳州市科协邀请中国工程院郭孔辉、陈清泉、郑绵平三位院士来漳调研,并分别与4家企业签订院士专家工作站合作协议,助力漳州新能源产业及汽车产业发展。
这是一个“助推器”,
推动传统产业精细发展
院士与企业共同搭建产学研用有机结合的创新平台,推进了企业主体技术创新体系的建立并成为这个体系的核心,增强了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同时,院士与企业联合培养了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创新人才,推进了企业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假楫舟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发挥好院士专家工作站这一“舟楫”作用,是漳州借才问计、借梯登高、借智兴漳的切实可行的好途径。但是院士资源非常有限,全国院士总共就1500多人。对此,漳州市科协主席林国强认为,今后漳州市科协要着力加快推进建站步伐,努力探索符合漳州实际、符合漳州市委市政府战略布局、符合全市企业转型发展需要的院士专家工作站运行模式,努力走出一条创新驱动、引进集成、示范推广、跨越发展的发展新路子,使院士专家工作站更好地服务于漳州创新型城市建设。